時間: 2021-04-06 10:16
來源: E20綠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麗
首座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廠BOT項目由北京金源經開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特許經營20年。2021年3月1日,特許經營期滿,北京亦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北京經開區管委會指定的接收方,接收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項目資產,并交由北京亦莊水務有限公司具體運營。
目錄
一、開篇的話
二、首個建成投運的污水BOT項目
三、為什么是金源?為什么是經開?
四、這不是活兒,這是一個作品
五、持續的影響
六、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七、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悲
八、BOT時代走向尾聲
九、未來幾年,將迎來BOT項目移交高峰
開篇的話
悄無聲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2021年3月3日,“亦莊控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見證歷史!正式移交!》。
正文中說:“好消息!全國首個以BOT形式開發建設的污水處理項目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3月3日正式移交集團運營管理!”
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是不是全國首個BOT污水處理項目業界可能會有不同說法,但它確實是第一個建成并投入運行的BOT污水處理項目,現在,也是首個期滿后正式移交的BOT項目。
2000年9月,項目簽約;2001年3月,破土動工;當年10 月底竣工,同年12月通過北京市市政質量監督站驗收,很快投入商業運行。
如今已是20歲“高齡”的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作為早期BOT項目,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并和同時期(2000-2002年)其他零零星星的BOT污水項目一起點燃了包括城市水業在內的市政環境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星星之火。
從宏觀角度看,如果說2002年年底原建設部出臺《促進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的意見》,從政策層面正式拉開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以及制度創新的序幕,開啟了一部電影正片,那么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項目就是從產業和市場角度搶先發布的一部短小精彩的先導片。
從微觀角度看,這個項目影響了當年多個公司的發展路徑,成就了一代環保公司和企業家,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環境人。
現在,它作為一項公共水務資產,按照21年前的約定,無償移交給了經開區管委會指定的亦莊控股集團,并將由亦莊控股子公司亦莊水務(全稱“北京亦莊水務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博大水務有限公司)繼續運營,承擔開發區每天6萬噸污水處理的重任。
這消息在環境產業圈引起了震動:曾經以為20年特別遙遠,現在已經到了眼前;曾經以為BOT項目幾十年的合約,簡直是千秋萬代的好生意,轉眼就要失去。
二十年來浮沉起落,污水處理廠單體BOT模式還存在,但早已不再當紅。看看眼前,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這樣量級的環境治理,不是BOT模式能承擔的。
這是一個項目的移交,更是一個時代的落幕。暫且不說那些因為一些原因被政府提前回購的項目,從今往后,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簽約的BOT項目都將陸續到期。
讓我們先從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本身說起。
首個建成投運的污水BOT項目
當年有一個公案,就是廣州西朗和金源經開,哪個是我國第一個污水BOT項目。
其實很清楚,西朗是第一個簽約的,經開是第一個建成的。金源經開簽約在后,但是因為它規模小,民企(名義上的外資,實際上的民企)又進展得快,一年就干完了,所以是第一個建成并正式運營的污水處理BOT項目。
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興區亦莊地區),是開發區第一座污水處理廠。首期工程2萬噸/日,二期工程3萬噸/日,當前實際處理規模6萬噸/日。
項目2000年9月簽約,2001年3月動工,當年完工,當年12月投運,也有一種說法是該項目2002年4月正式商業運行。
項目公司為北京金源經開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美國金州佳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經濟技術投資開發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后又幾經變化。項目一、二期的操盤、建設、運營均為金州集團控股的金源環保,金源環保于2001年引入北京市國企建工集團,并更名為建工金源——題外話,這才是混改的鼻祖?
首個簽約的廣州西朗污水處理廠項目也很有影響,項目一期工程于2001年12月21日動工建設,2003年10月底基本建成并投入通水調試,2004年4月30日投入試運行。但西朗污水處理系統工程項目宣布全面啟用卻是在2007年11月13日。
該項目的社會資本方是泰科亞洲投資有限公司和美國地球工程公司。泰科投資和美國地球為美國泰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其中美國地球主要從事水處理和環境工程的業務。該項目運營維護的總承包合同由北京排水集團于2000年7月通過競標方式取得。
從建設到運營的合作期為23年,投資方獲得17年特許經營權。
如果這個項目也按照約定走完合同期限,那么也將在3年后迎來移交。
為什么是金源?為什么是經開?
兩個問題,也可以合成一個問題:為什么第一個污水處理BOT項目能由金源在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
當時環保行業內有所謂四大公司:桑德、曉清、金源、紫光(現在叫浦華)。
這四大公司同樣出身,同樣整法,同樣都是做工業廢水項目。就連他們創始人畢業的學校都和清華大學有關——桑德文一波、曉清韓小清、金源許國棟、紫光李星文,都是本科或研究生就讀于清華大學環境系。其中金源原名華暉,成立于1992年,由許國棟帶著一批學生創立,1994年引入金州作為股東,2001年公司重組,引入北京建工集團,成立建工金源。
這些第一代環境企業家們,摸爬滾打中有一絲懵懂,但內心又很清楚,要做更大的市場,要上更大的平臺,那必然是要做市政污水處理項目。
但市政污水處理項目按照原來的建設方式,肯定輪不到這些公司頭上。那都是政府的事:先建一個指揮部籌建處,再請設計院,再找個北京X建的建筑公司,再自行采買設備,自己組織一幫人調試。從頭到尾并不需要民營環保公司。
編輯: 王媛媛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