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鵬鷂環保發布公告,選舉王鵬鷂擔任公司第三屆董事長等職務,原董事長王洪春提請辭職,并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這意味著,32歲的王鵬鷂正式接掌鵬鷂環保。
鵬鷂環保成立于1984年,是中國環保之鄉宜興的標志性企業,也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環境企業之一。1994年,鵬鷂環保完成了股份制改革。20世紀90 年代末,它開始從事水務投資PPP項目,成為中國最早投資市政公用設施的民營企業。2003年,鵬鷂環保在新加坡上市,成為中國境內企業在境外上市的第一只環保股,引領產業發展。
如果從王洪春的父親王盤君算起,王鵬鷂應該是鵬鷂環保的第三代掌門人。但王洪春隨父一起創業,王鵬鷂出生于1989年,所以在宜興甚至全國環保圈,他更多被認為是“環境民營企業家二代”的代表。
一
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新興商業領袖”專場論壇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說,在改革開放40多年后,中國民營企業即將迎來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傳承浪潮。
實際上,民營企業的傳承話題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被廣泛關注。
2012年12月在杭州舉辦的一次“對話新生代企業家”的論壇上,時任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保育鈞提出,培育新生代企業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時任浙江省代省長李強甚至認為,新生代企業家的培養不僅是民營企業的“家事”、“私事”,更是關系到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新生代企業家培養關系到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成功與否。
改革開放40年,隨著第一代創業家逐漸老去,很多企業家二代也都到了接班的年紀。
2019年,胡潤研究院發布“解碼中國新生力白皮書”顯示: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15位“90后”掌舵人,包括安排傳承或臨危受命,集中在2018年至2019年之間密集接班上任。未來30年中國大陸企業約有60萬億元人民幣的財富將由第一代創始人傳給第二代。
據E20環境平臺統計,在E20圈層中,目前有20多位企業家二代已經接班或者正在接班的路上。但這樣的數量,相比圈層數百家企業,也只是將近二十分之一。
注:本表由作者與E20對外合作中心聯合制作,僅供參考。或有遺漏,歡迎聯系補充
在更大的范圍,經了解,二代接班并不如被需要的以及預期的那么順利:
2017年,武漢企業聯合會、武漢企業家協會和江漢大學武漢研究院聯合發布首部《武漢企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武漢家族企業超過了20萬戶,但二代愿意接班的只占1/3。在參與調研的120余家武漢家族企業中,由家族第一代管控的占比90.8%,交給第二代管控的僅有11家,占比9.2%。
對此,本文作者通過采訪以及查閱一些報道了解,環境企業家二代,基本為上個世紀的80、90后,與父輩們面臨著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外部環境,物質環境相對優渥,伴隨著互聯網時代成長。相比父輩,他們學歷更高,很多都有外國留學經歷,視野更開闊,有自己的想法,同時多是獨生子女,更追求個性與自由。雖然他們也敬佩父輩們的創業精神,但在一些商業理念和選擇上,依然與父輩存在分歧。
一些媒體的調查顯示,一些二代們不愿接班,最大的理由是,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安排”。實際上,一些希望孩子接班的創業家對孩子的人生規劃,是從教育時就開始了。新華網曾做過一篇關于企業家二代的主題報道,有受訪者就表達了自己的苦惱:自己的路早就已經被設計好了;3歲的時候就被老媽拖去上英語課、鋼琴課,每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的,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從小到現在一直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甚至交往男女朋友,都會受到長輩非常嚴格地限制;還有一些面對父輩的成就,他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他們那樣,那我怎么定義我自己?”
他們并不是如很多人印象中的“富二代”那樣不思進取、花天酒地,而是努力進取、心懷夢想,想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在職業選擇上,他們更傾向于金融行業和投資等“高大上”行業,以及互聯網或虛擬經濟等新經濟領域,對于傳統的制造業,他們中很多人都沒有什么興趣。
二
王鵬鷂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曾提及這個問題。他介紹,自己身邊的很多朋友大學畢業后,有的去了投資公司,有的留在國外發展,都不愿意接班。
對于這個現象,江蘇凌泰環保董事長凌清成認為,創一代處在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創業初期,唯有往上進取是人生最大的希望。而二代們成長的時代,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代創業家和二代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不一樣。
凌清成的父親是個知名的木匠。當初他如果跟隨父親,現在應該也是個好木匠。但凌清成最終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現在經營著自己的企業,過得很是不錯。所以他覺得,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是壞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活,說不定也可以闖出新的機會。即使做個普通人,也未嘗不可。
凌清成的兒子目前沒有接班,而是選擇在別的地方打工。凌清成告訴筆者:“家族企業,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的孩子接班。”他希望兒子可以多去外面歷練一下,開闊下視野,積累點別的行業的經驗,想回來時再回來。他希望順其自然,多給二代們一些時間。
邵焜琨,現任江蘇菲力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在他上學的時候,父親經營著一家曝氣設備公司,并作到了行業領先的位置。曾經他也想過是否和朋友們一樣,在別的行業創業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最后,他選擇了接班,因為他看到環保產業正在迎來新的機遇,更因為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責任:“我們這一代人,擔負著父輩的希望。”
《家族企業雜志》曾經做過一期“二代企業家如何看傳承”的文章,在里面,一些接班了的二代講述自己接班的理由:“父輩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家庭環境,那我回報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們生養的第二個‘孩子’,也就是家族企業做大做強”;“我們繼承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家族企業的責任。”
王鵬鷂當年之所以選擇回國,源于他所學的化工專業與環保相關,而且他心中有一個夢想:“環保是個社會性的事業,我想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為祖國的改變做點什么,也希望將鵬鷂環保做成百年老店。”
而深知自己肩上責任的邵焜琨,經過幾年發展,現在同時是國合千庭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很多家企業的股東、高管,受到宜興環保圈以及行業的交口稱贊,成為宜興環保產業未來之星的代表之一。
也許他最開始不認同、不愿意接班,但是最終選擇了傳承,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將自己的特長和興趣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他成了企業新時代的領導者,也將會是父輩與自己夢想的圓夢人。
兆盛環保副總經理尹曙輝與筆者交流時,談到他對宜興環二代的印象時說,與上一代創業家相比,這些年輕的二代企業家更注重創新技術、信息化管理以及智能制造等。比如鵬鷂環保就在二代掌門人王鵬鷂的推動下,建成了宜興環保裝備智造園,以引領高端裝備市場。
相比于上面兩位,立升企業副總經理陳忱則是在高三時候主動提出了接班。然后按照與父親商量好的規劃,大學學了材料專業,后來去國外學習,跟隨一位知名的美國院士讀完了博士。在立升的國外企業歷練了幾年后,他于前年回國,幫助父親陳良剛一起參與立升企業的經營管理。
三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2016年在YES青年商業領袖計劃課堂上對美德中三國的企業傳承問題分析認為,美國人是“避父傳承”,下一代一般不愿意從父輩傳承事業;德國是傳承企業,上一代把企業傳給下一代;中國的傳承似乎是一種創業精神的傳承-------父親創業了,兒子也要創新。
行業大佬、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曉光2015年在接受《和訊網》采訪時,對企業家二代的一番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家的共識。劉曉光認為:家族企業不在于是否要讓自己的孩子接手,而在于怎么把他們塑造成市場上需要的人才。一代企業家是時代的產物,二代企業家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信息,有條件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最有條件把父輩的精神繼承過來,他們比一代企業家更有希望。
唯一需要著重關注的是:一二代之間如何通過機制的設計,實現穩定且高效的交接。
正如新奇環保董事長湯水江所言:二代接班是個趨勢,但也要看父輩們愿不愿意放權、愿不愿意讓后輩接班,以及二代們想不想接班。即使一代愿意交班,二代接班,還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新老交替過程中,雙方的想法不統一,如何處理;對于一些創業元老,如何相處或安排,都是二代需要面對的問題。
雖然新奇環保的第一任總經理是湯水江的岳父,但1976年出生的湯水江2001年就跟著岳父一起創業,那時的新奇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廠子。與更年輕的二代相比,湯水江可以算作新奇環保的合伙人。所以他接手新奇環保的第二任掌門,中間幾乎沒什么波瀾。用他的話說,如果把更年輕的二代接班稱為“接棒”或者“傳承”,那么他的接班應該屬于“自然地過渡”。
“接班,不是一上來就讓下一輩接手管理,而是先讓他們從最基礎的地方和部門做起,一點點歷練,互相融合,最后實現平穩過渡。”這是邵焜琨和他的父親關于如何接班形成的共識。邵焜琨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情報學碩士,剛進公司時,被安排在與其專業契合的市場部門,負責市場規劃和拓展等,他的父親邵中平重點負責銷售等核心業務。經過幾年各自獨立又互相交融的磨合,2012 年菲力攜手中宜環科園合資成立了江蘇中宜環科水體修復公司,邵中平就讓邵焜琨獨立負責、獨當大任了。
而王鵬鷂,2016年畢業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取得該校化學工程專業學士學位和水處理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先在新加坡TPSCPS塑料粒子生產廠任安全工程師。2017年2月進入鵬鷂環保后,被安排到招商部門工作,負責商務接待。
福建石獅市鴻峰環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彩紅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2006年,蔡彩紅從國外留學歸來,進公司后也是從最基層做起。2001年,蔡彩紅赴新加坡管理發展學院學習商業管理。在母親的建議下,她于2006年回國幫忙打理鴻峰環保。為了熟悉技術和工藝流程,以及公司運營狀況,她從生產部文員、采購部職員、經理助理、副經理、經理,一步一步往上走。2012年,蔡彩紅勇敢地扛起公司重任。短短幾年間,蔡彩紅帶領鴻峰環保創造了四個福建省的第一,而自己也在2020年年底榮任石獅市青年商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
在湯水江、尹曙輝還有凌清成等人眼中,與創業一代相比,這些年輕的企業家二代不像老一輩那樣,歷經了很多社會的歷練,但他們想法更超前,更有主意!從他們自身的特性,以及已有的表現來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不管這些企業家二代,接班或是不接班,尤其是那些已經著手或成功接班的二代企業家,他們已經給我們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希望:充滿自信、有自己的想法、善于擁抱變化,在歷史的大潮中,勇于追求自我,也敢于承擔責任。面對這樣的未來,我想應該會如陳良剛談到自己的兒子時所言:很高興、很欣慰、很滿意。作為行業觀察者的我,也很想加一句:很期待!
如文章所說,民營企業的傳承,不僅關系企業未來,也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二代接班,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將更多出現。如何接班、接好班,E20后續仍將會重點關注。歡迎已經接班、正在接班路上的環境企業家二代聯系我們,講述自己的接班故事,包括過程中的所思所感,接班中總結的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也歡迎讀者留言推薦本文沒有涉及到的“環二代”。
本文作者:谷林,E20綠谷工作室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是E20環境平臺特別成立的深度內容生產部門,立足產業使命,透析產業變遷,挖掘產業故事,訪談產業人物,展現環保情懷。由谷林、全新麗擔綱主筆。
參考文獻:
[1] 高皓. 二代企業家和新創業家,將決定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界面新聞,2019-07-10
[2] 臺媒:接班成大陸家族企業普遍難題. 參考消息,2019-12-02
[3] 武漢“富二代”愿意接班的只占1/3. 武漢晚報,2017-03-23
[4] 劉曉光:二代企業家比一代企業家更有希望. 和訊網,2015-06-15
[5] 李稻葵:中國企業家傳承的是創業精神. 思客網,2016-06-17
[6] 對話高校“富二代”:從小被規劃人生. 中國青年報,2010-04-12
[7] 二代企業家如何看傳承. 家族企業雜志,2017-12-14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