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部分含銅酸水自污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到一定的污染,下游出現部分網箱魚死亡,根據初步測算,外滲污水量約9100立方米。
昨日,記者從福建省環保廳獲悉,備受關注的紫金礦業銅礦濕法廠環保事故的調查結果將于近日公布,經過當地環保部門的水質監測,汀江水質目前已經達標。鑒于當地不少居民不敢飲用自來水的現狀,當地政府表示居民飲水是安全的,政府已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
■當地百姓不敢飲用自來水
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發生后,受到影響的福建上杭等縣的不少居民不敢飲用自來水,而是選擇到商店去買純凈水、礦泉水喝。在當地的貼吧和論壇上,不少人談論此事時都說到汀江PH值酸性偏高的問題,甚至還有人在流傳各種版本的流言。在此次事故的負面影響全面消除前,不少老百姓表示無法放心汀江水質。
■福建環保廳:汀江水質已達標
福建環保廳有關人士表示,福建省已成立由環保廳長馬承佳擔任組長的調查組赴受污染地區開展調查工作,最終調查結果將于近日對外公布。環境監測部門從7月4日開始對泄漏點下游汀江河段進行加密應急監測,從泄漏點開始到棉花灘水庫壩下共布設監測斷面12個,監測指標主要為泄漏廢水的特征指標PH值、銅。
此外,福建省環保廳昨日還公布了污染事件發生后汀江水質的詳細監測結果,稱自7月8日起,汀江上杭段各斷面水質逐步改善,各斷面PH值逐步升高,7月11日各斷面PH值均達到三類水質標準,銅濃度逐步降低。至7月12日,汀江上杭段各斷面PH值在6.65—7.96之間,符合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銅濃度在0.039—0.109MG/L之間。 7月4日至12日,棉花灘水庫壩下峰汀大橋斷面PH、銅監測結果均未發現異常。7月12日PH值范圍為6.34—7.37之間,銅濃度小于0.010MG/L,水質符合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
■上杭縣:居民飲水是安全的
昨日,記者從上杭縣政府獲悉,上杭縣的飲用水一共有四個水廠,其中有兩個使用汀江水,而紫金公司位于這兩個水廠取水口上游,不過這兩個水廠都只是縣里的備用水廠。事件發生后,水廠曾經一度停止取水,到水質符合相應標準后才恢復使用。目前,自來水的取水、出廠水經檢測都符合標準,老百姓可放心飲用。不過,目前汀江水的銅離子含量仍未達到國家漁業用水標準,漁民目前還不能恢復再生產。
另據新華社報道,上杭縣副縣長藍富雁說:“紫金礦業滲漏到汀江的是含酸性廢水,沒有劇毒物質,污水導致河水中銅離子含量上升,超過國家漁業用水標準(每升水中銅離子含量≦0.01毫克),引起魚類大量死亡;但未超過國家三類水標準,目前全縣居民飲水是安全的。”
據悉,上杭縣日前已決定在距目前紫金銅礦約10公里的汀江上游處再修建一個新水廠,這個新水廠總投資約2.5億元,其中紫金公司投入1億元。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