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海南省16座污水處理廠打包委托運營項目(以下簡稱為“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公開招標,創以省為委托運營項目招標主體之先河,其成功簽約在中國水業市場引起強烈反響。
在“2010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據為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提供咨詢服務的萬德咨詢公司總經理汪海介紹,在2008年以前,海南省僅有海口市和三亞市建有污水處理廠。自2008年起,海南省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步伐,規劃新建28座污水處理廠,計劃新增污水處理能力達75.9萬噸/日。此舉可將海南省污水處理率由原先的25%提高至70%。
此次進行打包委托運營的16座污水處理廠即屬規劃建設范疇,其分別分布于海南省16個縣(市),且均為當地首座污水處理廠。16座污水處理廠按其相對地理位置分為東部項目包與西部項目包,每個項目包均有8座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分別為14.1萬噸/日和14.2萬噸/日,運營期限為5年,運營期間不涉及項目資產權益變化。
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吸引了水務專業運營第一梯隊集體亮相,海南模式也隨之成為業內人士們討論的焦點。
海南模式是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親歷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各環節的汪海在“2010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表示,多個項目打包統一對外招商,對于小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來講,是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較之單個項目的招商,具有多重優越性。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也感嘆:海南項目雖小,但意義很大!“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將因為污水處理模式的創新而載入中國污水處理史冊!”傅濤說,海南16座污水處理廠打包委托運營對于海南省污水處理運營的產業發展,乃至全國污水處理管理流域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他解釋說,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整合和委托運營是污水處理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代表了引領行業發展的方向,海南能夠在兩個方面做出試點,意義深遠。
據了解,傅濤曾率領專家團隊根據對海南省進行實地合作研究而撰寫的《海南省污水處理廠運營模式的分析與建議》,為海南省水務廳確立“委托專業顧問機構具體組織招募工作、采取打捆公開招標方式委托有實力的專業運營商進行運營”的總體工作思路奠定了基礎。
作為率領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北控水務”)在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東部項目包的激烈競爭中一舉奪魁的北控水務總裁胡曉勇也表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投資企業對于資金需求較大的BOT、TOT等模式的項目越來越謹慎。相比之下,資金需求較小,重在運營環節競爭的委托運營模式更受青睞。
海南模式推廣意義何在?
奪得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西部項目包的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桑德集團”)總裁文一波則客觀地看到了以省為委托運營項目招標主體的局限性。他表示,海南省從地域與人口規模來看,僅為地級市水平。他建議以地級市或縣為獨立法人,對當地項目進行管理。
海南省水務廳城市水務處處長沈仲韜也表示認同,打包委托運營模式對地域小、人口少、專業知識較弱的海南而言是比較合適的,而在像江蘇、浙江、山東等大省中推行時,由于單個項目規模較大而會存在種種問題。他建議,在西部或相對偏遠的地區,可以嘗試引進經驗豐富的運營商,這對污水處理廠的長期穩定運營是十分有益的。
文一波強調,委托運營項目的操作關鍵要看行政管理是否為直管;產權關系是否明確;政策補貼是否到位。他解釋說,市管縣,縣管鎮的直管模式更為妥當,若為省管縣或市管鎮,則會遇到許多問題。他也同時強調了政策補貼的重要性。據沈仲韜透露,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由中央財政、省財政和地方財政三方共同投入建設。其中,中央財政投資和省財政投資共占總投資的70%。
在“2010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有參會代表也指出,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是否意味著運營風險的外包?
對此,廣東省廣業環保產業集團總經理丁予君表示,像管網建設等本應由地方政府承擔的工作由企業承擔后,政府資金投入能否到位往往依賴于政府的誠信。丁予君稱,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其通常一些采取合規性工作來規避風險,如讓地方政府將一些公用設施、一些土地來進行質押。
汪海補充說,對于同一項目包中的不同污水處理廠的不同情況,通常采取統一報價,之后再進行邊界條件修訂和協調,在一定程度上彌合各個污水處理廠差別較大的情況,從而減小項目投資的風險差距。(中國水網)
相關新聞:海南污水處理委托運營項目完工過半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