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訊,10月11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臭氧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2009年年會”于清華大學拉開帷幕。給水深度處理領域專家、學者、從業人員集聚一堂,就臭氧活性炭技術、膜技術等給水深度處理技術的最新研究動向進行分享與探討。本次會議將持續4天,包括主題發言、技術參觀、文件討論等多個環節。

會議現場
今年以來,我國接連發生的供水安全事件已成為中央領導和各地百姓關注的焦點。溫家寶總理在今年5月再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緊規劃和解決城市供水水質問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巡視員張悅表示,當前水源突發性污染事件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同時供水設施應對水源水質狀況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年會的召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上,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陳吉寧指出,我國供水安全正面臨著雙重壓力,其一是大規模的水源地持續面臨著微污染問題;另一是我國給水水質標準正在逐漸提高。這對給水深度處理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深度處理技術在我國水廠中的應用情況還很“初級”。據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張曉健介紹,根據2009年7月的統計,目前全國已有43個水廠采用深度處理,規模總計約為900萬m 3/d。但是在我國600多個城市的2577個公共供水地表水廠,總規模1.91億m 3/d中,深度處理的規模僅占5%,遠不能滿足需求,在深度處理技術方面,也還存在大量問題有待解決提高。
因此,“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2009年年會” 的舉辦正為先進給水深度處理技術的分享與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將對深度處理技術在我國供水領域的應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