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怡文科技公司總經理劉宇兵訪談
在近期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環保展上,正在參展的廣東怡文科技公司總經理劉宇兵接受了中國水網記者的采訪。問及水質監測行業的市場前景以及怡文科技的發展,劉總侃侃而談,言語中流露出對環保事業的熱愛以及對環境監測市場的信心。
環境監控系統建設到了加速發展時期
談到環境監測行業的市場情況,劉宇兵介紹說,到2005年底,我國環境監測系統只有3000多套。環境監測系統如此少,是因為一直以來環境監測設備都不受企業和地方政府歡迎。用戶不喜歡監測設備,不希望設備好好運行,極大的制約了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但是這一系統的建設是環境管理,污染減排的必要手段。今年年初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全國2008年之前,所有全國五大排污機構,省級環保局,115個環保模范城市都要建設環境監控系統。環境監控系統建設到了加速發展時期。劉總把環境監控指揮中心形象地比作交通指揮中心。他說,在監控中心,我們能看到每個企業的廢水、廢氣排放情況。怡文目前正在開拓此市場。他說,環境監控系統的需求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環境保護的定位、環保部門的職能在不斷調整中,導致了監控系統建設的動態變化。像銀行的信息化、電信的發展一樣,市場的需求是決定行業發展的關鍵。
環境監控系統的用戶主體應該以政府為主
關于監控系統的用戶,劉宇兵說,環境監控系統的建設主體正在逐漸過渡到政府。雖然目前的法律法規還沒有明確界定監控系統的責任主體,特別是企業端監測系統究竟該由誰買單,但是政府應該是主要的責任人。企業端設備最開始大部分是由企業掏錢,現在政府逐步開始介入。他將其形象比喻為警察抓小偷還要偷買手銬,那么小偷要么堅決不買,要么花很少的錢買最差的手銬,萬不得已買下了,也要想辦法把它破壞掉或棄之不用。對于環境的管理是地方政府利益的博弈過程,如果抓得太緊,稅收就沒了,GDP上不去,政績也就沒了。但是長遠來講,環境監控系統肯定都要用上。在西方,環保部門的職能主要是立法,其所有的管理職能都已轉讓到第三方。
在水質在線監測行業,怡文有其獨到之處
當問及怡文在水質監測行業得以立足的優勢所在時,劉宇兵對怡文科技充滿信心。他說,怡文介入這個行業時間很長,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而且怡文的產品的種類齊全,質量穩定;怡文很大的優勢是建了全國最大的銷售、服務平臺,全國20多個城市都有辦事處,不僅提供產品,還提供服務,包括專業化的運營;同時,怡文的創新機制一直在行業里領先,這種創新不單單是產品的創新,更多的是服務和市場銷售模式的創新。
他強調,怡文科技是業內第一家以BOT模式推動系統建設的公司。在江西九江,怡文為政府投資建設了一整套環境在線監控系統,包括現場設備,通訊,后臺的監控指揮中心。而且負責建成后5年的運營管理。怡文正在經歷從設備廠商到第三方運營服務商的蛻變,為用戶提供環境監控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環保事業的道路上,怡文將越走越好
談到怡文在環境在線監測設備領域的市場份額。劉宇兵介紹,環境在線監控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沒有特別權威的統計數據。怡文一直以來都比較低調,在設備供應部分,怡文的市場份額可達到20%左右,這一數據是比較保守的。
對于國際市場的考慮,劉宇兵坦言,目前還沒有開展,但是有計劃,怡文邁出國門的第一步方向應該是東南亞市場。因為西方的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其制造業開始往中國轉移。為此,怡文在香港已經成立了公司,但是考慮到東南亞的環保產業的發展狀況,可能若干年之后才會成為怡文的又一大的市場。幾年之內怡文的市場定位主要是國內。
最后,劉宇兵說,目前的中國環境監測市場還需要政府來推動。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提高,這種狀況會逐漸好轉。(中國水網 武紅霞)
編輯:武紅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