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迎來第15個“世界水日”和第20個“中國水周”。嚴峻的水資源問題是我國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中一個不能回避的難點,水資源短缺已成為中國無法回避的世紀挑戰。水的問題依然是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數字]貧水國遭遇污染之痛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之一。據預測,2010年,供需缺口近1000億立方米。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從珠江流域到松花江之畔,水污染問題屢見環保部門的披露。僅以湖北省為例,全省70%的湖泊、80%的中小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質日益下降,甚至惡化。
[委員建言]治污要從源頭抓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少階認為,水資源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整體資源。每一條河流、每一片湖泊用水量、甚至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都會給整體水資源造成危害。水資源污染給全局工作帶來危害,必須從源頭抓起:一是要積極開發能耗小、效能高的污水處理技術,凈化工業廢水,物盡其用,搞好循環經濟;二是對耗水大的企業及農業進行技術改造,從而提高循環水重復利用率;三是要制定各行業用水指標體系,實行用水許可證制度,達到計劃用水,節約用水。
[事例]“因水致病”現廣東
在廣東,水質性缺水的環境日益顯現,部分地區出現“因水致病”、“因水返貧”現象。西江某河段兩處水廠相距不到3公里,其間多家飼料廠、印染廠林立,污染企業將污水直排入江,而水廠供給幾十萬人的生活飲水卻取自污染嚴重的江水。廣州市區現有8座供水廠,其中5座供水廠多年原水水質嚴重超標,長期達不到Ⅲ類水質標準,甚至惡化為Ⅴ類或劣于Ⅴ類水質。
[委員建言]建立目標責任制
廣東并不缺水,缺的是水質好的水。廣東省政協委員黃步明指出,人口密度高,工業經濟發展快,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導致水源污染,水質越來越差。身為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的李粵安委員說,為人民群眾提供符合生活飲用水質標準的飲用水,除了需要具備先進的凈水技術和工藝流程,更重要的條件是要為供水廠提供Ⅲ類以上水質標準的地表水。用受污染的原水制作成自來水長期供廣大居民飲用和煮食,將對人體健康造成隱性的危害,不利于群眾身體健康。
廣東省政協委員們建議,從源頭抓起,恢復和保護好水源頭的生態環境,限定主要河流周邊3公里內不得有污染性企業,不斷完善污水回用系統。此外,建立并利用骨干水利工程來調整全省水資源的分布格局,緩解地區間水資源不平等問題;在制定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時必須考慮水資源保護規劃,使水資源保護規劃與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可成立由當地行政負責人領導的"飲用水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目標責任制,每年解決幾個水資源保護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逐一落實,讓廣大百姓能夠喝上干凈水、放心水。
[數字]短缺和浪費嚴重
一方面存在嚴重的缺水問題,另一方面水資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十五"期間,全國農田受旱面積年均達3.85億畝,平均每年因旱減產糧食350億公斤。但同時,我國2004年萬元GDP用水量為399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全國平均單方灌溉水糧食產量約為1公斤,而世界上先進水平的國家(如以色列)平均單方灌溉水糧食產量達到2.5至3.0公斤。
[委員建言]三權掛鉤分級管水
王少階認為,水資源的管理對于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至關重要。建立水資源市場、構建節水型社會,不僅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更需要發揮區域經濟的協調作用。建議實行"三權掛鉤,分級管理"的辦法來保護和使用水資源,即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掛鉤,國家和地方政府分級管理水資源,建立起水資源市場。這個市場由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同組成。一級市場是由國家與競爭開發者形成的水市場,二級市場是由開發者與用水者之間形成經濟關系。二級市場的水價要由國家財政、物價部門與開發者共同制定,遵循的原則是開發成本、稅收和利潤三者兼顧。同時還要顧及水資源的省地因大量提供水資源給本省經濟發展帶來的損失程度,適時地給予經濟補償,以使雙方更加珍惜水資源。
近日,淮河最大的支流沙潁河上游沈丘閘開閘放水后,沿岸企業排放的污染物下泄,造成沙潁河污染指標持續上升,出現一公里長的白色泡沫帶。 陳建萍 謝岳銘 曾德明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