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發展綱要》要求積極開發利用再生水,重點建設清河、北小河、吳家村、小紅門、盧溝橋再生水廠及配套管線,使再生水成為工業、城市綠化、河湖環境等重要水源。2010年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全市年再生水利用量6億立方米。
隨著中水利用在中國的普及,如何開發出一個高效、安全、低環境負荷、低成本的中水處理技術成為一個關鍵課題。由日本NEDO援助,三菱電機、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環境系、大阪大學工學部及藥學部、北京城市排水集團聯合組成課題組研究再生水的安全保障問題,該項目歷時2年,針對污水廠出水中特定的微量污染物,在建立分析、分離方法的同時,闡明其環境行為和生物效應,并利用臭氧的強氧化能力開發出有效分解污染物,顯著提高中水安全性的中水處理技術系統。
目前課題組已完成中試階段。中試裝置設在酒仙橋污水處理廠,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藝。結果顯示,該組合處理工藝不僅可以脫色除味,還可以對水中有害物質乃至微生物進行高效的去除。微小動物培養試驗結果表明,臭氧處理水可以顯著改善再生水的生物安全性。因此,利用上述組合工藝處理得到的水不僅無色無味,而且安全性高。
該工藝的關鍵設備——臭氧發生器由三菱電機提供,是三菱電機最新開發的高效率、超高濃度臭氧發生器。該發生器產生的臭氧濃度最高可達350g/Nm3,遠高于常規的150g/Nm3,其經濟臭氧發生濃度為210至240g/Nm3(14-16wt%)。在該濃度下使用時,可以節省約15%的運行成本,而且,由于配套管徑、反應器及配套設備均可以相應減小,總體設備投資也會相應下降。
三菱電機尖端技術綜合研究所環境系統技術部部長廣辻淳二先生說:“三菱臭氧水處理技術能成功在中國應用,實在是有賴于各有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今后將會積極地向中國用戶宣傳這次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的成果,推動高濃度臭氧污水再生技術在中國的普及應用。同時將會在飲用水處理領域中,也積極推動新型臭氧發生器的應用。”
(中國水網 史瑛)
編輯:史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