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隨著出租車、物業管理和城市供水三行業成本監審試行辦法的陸續出臺,年初實行的《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將逐步在行業中落實。10日,發改委在《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稱,將強化對壟斷行業的成本監管,抓緊制訂各行業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明確定價成本構成、審核標準和方法,并向社會公布。(11月13
日《第一財經報》)
近年來,與公眾生活休戚相關的,像電力、鐵路、石油、天然氣、出租車等壟斷性行業,不斷掀起漲價狂潮,此起彼落,猶如開足馬力的“抽錢機”,不斷抽取著人民的財富,弄得百姓苦不堪言。現在,國家發改委即將出臺政策,對壟斷行業實施成本監管,這無疑能有效遏治壟斷行業漲價風,也給深受其害的國民帶來了福音。
從現實情況來講,壟斷行業的成本,大都是解不開的一團亂麻。由于壟斷行業成本核算,大都是“自編自導”,企業本身掌控著話語權;相反,政府在壟斷行業成本核算中,一直充當配角,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所以,每當政府命令他們要讓利百姓或者其他怎么做時,可他們總拿成本說事,時常以成本為由要挾政府漲價。即便舉行價格聽證會,也不過是走形式,總是百分之百能獲得通過,坊間將其戲稱為“漲價聽證會”。
要想真正使國家發改委牽頭制訂的這項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給公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在筆者看來,關健是政府要充當主角,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而使壟斷行業價格回歸到合理的價位。由此,想到最近中青報冰點周刊一篇報道,在號稱世界第一自由經濟的美國,佐治亞州政府工作人員競然“越俎代皰”,親自核算AGL(亞特蘭大燃氣和照明公司)下屬一個財務會計公司和母公司的賬目往來。政府之所以這么關心AGL的成本,是因為在燃氣這樣的天然壟斷行業內,不可能充分展開自由競爭。為了控制壟斷利潤,美國政府通常定出固定的利潤率,企業根據這個利潤率和成本來制定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所以,成本成為政府監管的關鍵所在。由于政府掌握著第一手資料——企業詳盡的成本核算情況,在制定價格的聽證會上,企業根本不可能通過虛報作假來獲得漲價的許可。
此外,現行的壟斷行業監管體制,也掣肘著成本監審的質量。我們的監管屬于行業監管,由于監管部門與被監管的企業往往有著難以割斷的“臍帶”,導致監管部門與被監管企業結成了利益同盟,如此以來,監管不僅不能阻止壟斷行業的掠奪行為,甚至有時還助紂為虐,極有可能在壟斷行業成本監審上做“手腳”,來欺騙政府和公眾。
因此,要想做好壟斷行業成本監管工作,眼下最為緊要的是,政府要充當壟斷行業成本監管的主角,牢牢掌握“第一手資料”。首先,政府組織專業人員,親自出馬,參與到壟斷行業的成本測算中去;其次是,需要制定合理的監管政策,為壟斷行業運營商提供改進生產效率的激勵機制,并依據根據經濟學原理,制定符合效率原則的確定成本的方法。與此同時,對我們現行的監管體制進行改革,廢止行業監管體制,而由反壟斷機構集反壟斷權與監管權于一身,以更好地行使監管的權力。唯此,才能核算出不含任何“水分與雜質”的壟斷行業成本。
(作者:吳睿鶇)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