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戶7.6萬群眾告別吃水難歷史
近日,旨在解決廣大農村群眾吃水難問題的榮成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勝利竣工。新增自來水受益村173個,3.2萬戶7.6萬農村群眾從此告別吃水難的歷史。工程總投資4309萬元,工程量142萬方,投工16.4萬個。
七萬農村群眾渴望喝上自來水
榮成市崖西鎮林家莊村民林某,多年吃水靠自家院中的一口機井。就是這口井,到旱天還經常打不上水,要到別處挑水喝。林某說,井水水質也很“漤”:一把新水壺,用不了多久,壺底就會結一層白色水垢。近幾年,我市一些集體經濟較好的村相繼通上了自來水。但2005年底全市仍有173個村7多萬農民未用上自來水,吃水面臨著像林某一樣的境況。市水利局在對農村飲水狀況調查中發現,全市農村部分飲水工程缺乏處理設施,水質達不到規定的標準,部分農民長期飲用苦咸水、污染水及淺層地下水,用水衛生條件差,渾濁度、細菌總數、大腸桿菌等指標均超過國家標準,農民要求興建自來水工程的呼聲日漸高漲。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實施,就是以解決新增缺水人口的吃水難和飲水安全為目標,徹底讓農民喝上干凈水、放心水、方便水。
各級財政在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
按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建設資金預算,要讓173個村通上自來水,共需資金4300萬元。對這部分資金,榮成市政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06年市財政將安排資金1100萬元。同時,威海市財政分兩年補助該市6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新建或改建水源工程(深井、大口井或水庫)、蓄水工程(高位水池或水塔)、提水工程(泵站設施)、主管道等主體工程方面所需物資材料采購和建設安裝支出。所需數額較大的關鍵材料設備和大宗物資的購置,實行陽光操作,采用政府采購方式統一集中采購。今年3月份,榮成市政府采購管理處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對工程所需主要管件、管材、水表、機泵等在國內進行了公開招標,并最終確定了兩家公司為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材料供應商,總標的額達84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的發放實行先干后補的辦法,工程通過水利和財政聯合驗收合格后,由市財政局撥付補助獎金;工程建設所需管材、配件及機泵設備等物資由市政府采購供應。水源、高位水池、表井等土建工程及拉電、安裝工程費用,以村為單位,每村3萬元,加上每戶1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
各項優惠政策相繼出臺
對村村通自來水工程,該市還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加大對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市里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將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列為今年包村扶貧工作的重點,要求各包村部門和單位要把包扶村自來水工作作為年內必須落實到位的指令性任務,全市173個未通自來水的村莊全部被列入新一輪包扶對象,各包扶單位積極為包扶村提供資金、技術和政策上服務,目前累計到位包扶資金500多萬元。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用地要作為公益性項目建設用地,統一納入當地年度建設用地計劃,給予優先安排;農村供水工程需架設輸電專線的,只收取成本費和稅金,用電價格按農村居民生活用電計價;按規定對農村供水實體稅收進行減免。對部分并入城區管網的村農村自來水水費不收取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
工程質量精益求精
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原則,從規劃設計、管材供應、施工安裝到竣工驗收每個環節都做到周密安排,確保了工程質量。根據各村的人口、地理、水源情況,市水利局認真做好自來水工程的規劃設計。對村莊相距較遠的村,規劃以單村、單井供水為主,對村莊相對集中,水文地質條件較好,規劃以多村集中聯片供水為主,臨海區和城鎮近郊的村以城鎮自來水管網為基礎,發展城鎮自來水管網延伸工程;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施工由各鎮(街道)、村具體負責,由市水利局和財政局負責驗收。在實施過程中,各鎮(區)、村都選擇了有經驗、有資質、有能力的專業施工隊伍,并簽訂了施工合同,工程技術人員實行跟班作業,抓質量,促進度,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村村通自來水項目村的水質全部由有資質的單位負責統一進行化驗,達到飲用水標準才允許作為自來水水源地使用。目前,首批47個村的自來水工程已通過竣工驗收。
建后管理緊跟其后
隨著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深入開展,各村將已完工自來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各村普遍建立了村級管理組織,修訂完善了工程維修、養護、節水、用水等規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墻,管理責任到人,杜絕工程有人建、有人用、無人管的現象。對鎮駐地集中供水工程由供水公司經營管理,村集體修建的自來水工程由村委會確定專人管理,供水價格堅持保本微利的原則,實行一戶一表制,按各戶水表實施計量收費,目前已通自來水村莊的供水價格在每方1元左右,保證了工程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費用,另外,自來水工程管理單位定期對水價、水量、水費收支情況向群眾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吃上放心水、明白水。
李繼紅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