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里向各位介紹成都水環境治理情況。成都市位于長江上游,境內河流縱橫,水網密布,有大小河流150余條,總長約1500公里,水域面積832.3公頃。為改善我們的水環境,十多年來,成都市把水環境問題作為重點工作來抓。
首先是治理情況介紹。我們投入27億元實施了府、南河綜合治理工程。2001到2004年投入32.48億元實施了沙河綜合治理工程。府河和南河是屬長江水系,是流經成都市區的兩條主要河流,1993年我們啟動了治理工程。到97年完成。治理的內容包括防洪、治污綠化文化等內容。防洪標準達到200余米。沿河道路71米。埋設污水口26米。這一治理工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沙河是南宋時期開的一條人工河。2001年11月市政府啟動了沙河綜合治理工程,對沙河22公里河道和兩側50到200米的保護地進行了治理,到04年完工。治理內容包括污染的治理,防洪及河堤的治理,綠化及園林景觀,道路、橋梁等工程。防洪標準也達到了200年一遇。新建綠地435公頃。打造了八大景區。在治理河流的同時實施舊城改造。帶動了區域環境的改善,土地大幅度的升值。沙河治理工程獲得了很多國內及國際的榮譽。這是中國第一條由國際河流基金會頒發的成功治理河流環境的大獎。中心城區水環境治理工程從03年開始啟動,主要目的是按照城市排水規劃,完善污水的收集和輸送處理三大系統,經過三年的努力,現在已經見到成效了。治理的總體思路是雨污分流,分片處理。在收集方面,對中心城區378條中小街道和12000多合流排水單元戶進行改造。在污水輸送和處理方面,將中心城區劃分結合地形地貌,將中心城區劃分5個排水中心。避免了長距離、大流量的污水輸送,同時又利于污水的再生利用。2003年以來,我市中心城區新建了四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提高到94萬立方米,污水集中處理率由36%提高到90%。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我市在進一步開展了全流域水環境的綜合治理。
一、點面結合,治理各類污染源。加大了工業污染治理力度,減少廢水排放,400萬噸。氨氮排放400多萬噸。全市前后搬遷關閉養殖廠7000多家。
二、城郊結合,完善環境基礎設施。
三、管建結合,加大流域治理力度,為全市的河道進行治理,清瘀,拆除違法建筑,實施河岸綠化,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為了順利的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成都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明確責任,保障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順利實施。
二、依靠群眾,動員全社會參與水環境綜合治理。
三、統籌規劃,結合城市發展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四、創新機制,多渠道籌措水環境綜合治理資金。
五、依法管理,建立科學的水環境監管體系。
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謝謝大家。
(中國水網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