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保障城鎮供水安全 促進城鎮水的節約和合理利用

時間:2006-08-29 15:08

來源:建設部

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一、中國城鎮水務“十五”主要成就及存在問題

  “十五”期間,各級建設部門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大城鎮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保障城鎮供水安全,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城鎮水務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服務功能不斷增強

  近年來,建設部著力加強城鎮供水水質督察體系建設,頒布了《城市供水水質標準》等一系列標準規范,制定了《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研究了針對水源污染的工藝技術,成功應對了松花江、廣東北江等水污染突發事件引發的供水危機,為飲用水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5年,全國城市用水人口約3.27億人,比2000年增加了7873.25萬人,城市用水普及率達91.1%,5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同時,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區域供水步伐加快。

  (二)城鎮污水處理步伐不斷加快

  到2005年底,全國661個設市城市中,有383個城市建成污水處理廠792座,污水處理率由2000年的34%提高到52%,超過“十五”目標7個百分點,并形成了適合國情的污水處理技術路線和管理機制。其中有135個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或接近70%。

  (三)城鎮用水效率不斷提高

  “十五”期間,平均每年城市節水量約35億立方米以上,2005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量達38億立方米。2005年全國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83.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2000年的220.21升減少到204.1升, 呈穩中有降的趨勢,用水結構朝著合理的方向調整。同時,節水型城市創建和評價標準不斷完善。

  (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得到加強

  “十五”期間,“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政策、標準和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全面展開。北京、天津、青島等城市建立起了一批城市污水再生示范工程,為再生水在國內推廣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為污水再生利用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到2010年我國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將達到70%,年污水處理約280億立方米,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再生水得以回用,就相當于南水北調中線總的調水量。一大批新建城市污水處理廠將由單一的達標排放,轉變為包含再生利用、生態需求和達標排放在內的綜合目標,從而為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奠定了工程與水源基礎。

  (五)加強和完善政府監管,城鎮水務改革穩步推進

  2005年,建設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市政公用事業監管的意見》,并先后發布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特許經營示范文本,在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城鎮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拓寬投資渠道,提高建設運營效率的前提下,進一步規范了對包括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在內的市政公用事業的市場進入與退出、運行安全與服務質量、運營成本與水價及收費等監管要求,初步形成了城鎮水務特許經營體系。

  盡管我們過去五年中在城鎮水務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是,水資源短缺和城鎮水污染加劇、水生態退化等問題對城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仍然比較突出:

  一是城鎮供水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地區水源污染不斷加重和水污染事故的頻繁發生,對水質安全形成重大威脅,供水企業的應對措施迫切需要加強;地下水長期超采,不僅造成了水位急劇下降,水源枯竭,而且還引發了地面沉降,管網漏損率增加。據初步統計, 全國已形成160多個地下水超采區,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過100億立方米,造成地面沉降面積6萬多平方公里,50多個城市地面沉降嚴重。另外,隨著大規模、長距離調水工程的實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任務將更加艱巨。

  二是城市污水處理滯后的局面沒有根本扭轉。到2005年底,全國還有278個城市沒有建成污水處理廠,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0多個城市約50多座污水處理廠因收集管網不配套、運行經費不到位等原因,運行負荷率不足30%,或者根本沒有運行;污水處理廠污染和垃圾普遍存在二次污染隱患;污水再生利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企業超標排污,嚴重影響污水處理廠安全運行。

  三是城鎮用水效率不高。目前,我國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是發達國家的5—10倍,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達20%左右,仍然居高不下。一些地區盲目發展高耗水、高污染項目,城市建設熱衷于稿大草坪、水景觀。一些城市本末倒置,在開發新水源上,舍得投入巨額資金,卻不重視節水問題。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水價改革不到位,不足以促進節約用水。

  四是推進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產業化還存在薄弱環節。至2005年底,全國還有150多個城市未開征污水處理費,三分之二的城市未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已經收費的,大部分標準偏低,難以滿足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需要。一些城市將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視為一般的招商引資項目,一賣了之,財政不投入,政府不監管,存在重大隱患。

  二、“十一五”城鎮水務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建設部提出,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對運行超過50年及老城區嚴重漏損的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到2010年,全國城市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5%;設市城市和縣城所在的建制鎮均應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所有城市都要建立符合標準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設市城市無害化處理率不低于60%。為確保實現上述目標,建設系統將切實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切實做好城鎮供水安全保障工作

  以改善城鎮供水水質、降低供水管網漏損、擴大公共集中供水設施服務范圍為重點,繼續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完成對安全性差、污染嚴重以及造成供水“瓶頸”的老化管網改造;加快供水行業技術進步,帶動傳統工藝技術和升級改造;抓好小城鎮和農村供水設施建設,發展城鄉區域供水,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在全國中等以上城市全面建立城鎮供水安全保障及應急系統,針對有機物、農藥、重金屬和致病微生物等四大類突發性污染物,提出應急去除的技術和防范措施。進一步完善城鎮供水水質督察制度,建立城鎮供水水質監測網絡,實施城鎮供水水質全過程管理,保障城鎮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二)加強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與運行監管

  進一步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特別是中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建設,加快城鎮污水收集管網配套。預計“十一五”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規模達3300億多元。同時,重點解決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率低下問題。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后,實際處理污水率一年內不低于設計能力的60%,三年內不低于75%,這要成為項目驗收和審計的剛性指標,建設部門、設計和評審單位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污水處理費征收和管理力度,到今年底,所有城鎮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并逐步提高收費標準,原則上達到每噸污水收費0.8元,以保證污水處理廠保本微利、正常運行。明后年內,所有自備水源用戶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

  抓緊制定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政策以及標準規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建設污泥處理處置設施。

  盡快編制完成污水再生利用于回灌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水質標準規范;要求各地統籌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城市污水處理再生利用的稅收、價格等優惠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公共建筑、小區和住宅節水,加強節水設施建設和配套,促進建筑中水和生活小區再生水的循環利用。

  (三)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

  積極推進水價改革,理順水價結構,合理調整城市供水價格;嚴格實行節約用水制度,促進工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依法淘汰耗水量大、技術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推廣使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要求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和民用建筑中,應采用符合《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標準的用水器具,加快淘汰或改造現有房屋建筑使用的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器具;完善節水制度和標準規范體系;嚴格城市規劃區地下水開發利用的管理;加強宣傳,增強全民節水意識。進一步開展節水型城市創建活動,對已獲得“節水型城市”稱號的城市進行嚴格復查,實行淘汰制。

  (四)深化改革城鎮供水和污水處理建設和運營機制

  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投資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投資效益。 引入競爭機制,全面推行特許經營制度,加快城市污水處理事業單位轉制改企。

  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城鎮供水和污水處理的用地、用電和稅收等優惠政策,促進污水處理行業健康發展。 嚴格城鎮供水和污水處理企業的水質、成本、安全運行監管,并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中國城鎮水務發展

  解決中國的水問題,確保城鎮供水安全,推進水的循環利用,迫切需要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學習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來提高我國城鎮水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經國務院批準,我部和國際水協定于今年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第五屆世界水大會。世界水大會是國際上最具吸引力的水行業學術和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在全球范圍內引起極大的矚目和關注。大會聚集了全世界頂級專家、一流的設備生產和制造公司、政府官員、知名水務公司、優秀協會團體踴躍參與。世界水大會是首次在亞洲召開,國務院高度重視,曾培炎副總理擔任大會名譽主席并到會作重要講話,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等10多個國務院相關部門組成大會組委會。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保障水安全,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應對全球水管理面臨的挑戰,實現人類與水環境和諧。將有來自世界各國水行業近3000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圍繞城市水管理、飲用水處理、污水處理、污水再生利用與非傳統水處理系統、水資源和流域綜合管理、給排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健康與環境等七個方面展開學術研討與廣泛交流。大會共設8個主題發言,20多個論壇、650多個技術交流及140多篇張貼論文進行探討和交流。會議將同期將舉辦水處理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展示國內外先進適用的供水、節水和污水處理的技術、設備、典型工藝和工程實例。

  大會特設了“中國水日”、“市長論壇”和“農村污水處理國際研討會”,邀請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領導,部分水環境治理優秀城市市長和國內外知名學者等作主題發言,總結我國水領域發展成就,表彰水環境治理先進城市,交流國內外農村污水治理經驗。 目前,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參會人員注冊、論文征集、論壇準備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大會籌備辦公室全體人員正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會議的召開。大會組委會的組成部門和單位正齊心協力,為大會的成功召開做出努力。

編輯:全新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