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銅川新能源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零排放站系統設備采購
推薦單位:魯信天地人環境科技(安徽)集團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設備材料供應
項目所在地: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復興路
項目概況
2023年初,隆基年產12GW單晶電池項目落戶銅川市,位于陜西省銅川新材料產業園區復興路西段,復興路以北、建業路以西,占地約504畝,總投資約30.81億元。本項目銅川新能源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零排放站系統為隆基12GW項目配套下游污水處理廠,結合隆基企業提供的資料,確定廢水處理站零排放站系統建設規模為7500m3 /d,全部為電池廢水。主要包含預處理及提濃系統、深度預處理及納濾分鹽系統、蒸發結晶系統這三個工藝段,同時,配套了污泥處理系統及廢氣收集處理系統。經一系列工藝單元處理后得到的回用水輸送至隆基生產廠內進行循環使用,蒸發結晶得到的硫酸鈉、氯化鈉及雜鹽則進一步回收或處置,進而實現零排放目標。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本項目旨在降低環境污染,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產業升級,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供應壓力。
(2)社會效益
本項目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戰略性新能源基礎材料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要求;符合銅川市“推進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加速技術成果向市場應用轉化、擴大新能源產業規模、建設關中地區新能源基地”的目標,為陜西省“十四五”期間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實現碳達峰、碳減排奠定堅實基礎。
(3)生態效益
一方面,零排放項目通過深度處理和循環利用廢水,減少了有害物質的排放,保障了生態環境的健康。另一方面,零排放項目通過回收和處理廢水中的有用物質,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處理后的廢水達到生產用水標準,回用于生產環節,降低了用水成本和污染風險,促進了可持續發展。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①預處理及提濃系統:
調節池+除硅高效沉淀池+除硬高效沉淀池+純膜MBBR+除氟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V型濾池+超濾1+反滲透1。
②深度預處理及納濾分鹽系統:
反滲透1濃水+管式微濾膜1(TMF1)+樹脂(弱酸鈉型)+脫碳器+反滲透2+管式微濾膜2(TMF2)+納濾1系統+納濾2系統+反滲透3(處理納濾2產水)。
③蒸發結晶系統:
臭氧催化氧化+硫酸鈉蒸發結晶單元(處理納濾1濃水)。
氯化鈉蒸發結晶單元(處理反滲透3濃水)。
混鹽蒸發結晶單元。
(2)工藝/裝備原理
廢水首先進行一些列的預處理,去除水中的硅、鈣、鎂、氟、COD、總氮以及懸浮物等物質,以保證后續膜分離系統的正常運行。其中,無機離子的去除主要通過投加反應藥劑、混凝劑、絮凝劑等,經高效沉淀池泥水分離后,以污泥形式脫離體系。COD、總氮等污染物,通過純膜MBBR工藝去除,對于出水中難降解的COD物質,則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藝,在催化劑作用下,臭氧分解為羥基自由基(·OH),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水中較大顆粒的懸浮物質,主要通過各個高效沉淀池進行同步去除,為滿足反滲透等膜系統對懸浮物的要求,廢水進入V型濾池及超濾進一步去除水中懸浮物。經預處理后的廢水進入濃縮階段,進一步減少廢水的體積,提高后續處理的效率。本項目采用的膜分離濃縮技術包括反滲透及納濾,其中,采用了三級反滲透及兩級納濾對廢水進行濃縮及分鹽處理,通過膜處理工藝實現了淡水的回用和廢水的減量,其中,回用水輸送至前端生產企業進行循環使用,硫酸鈉濃縮液及氯化鈉濃縮液,則通過蒸發結晶轉化為硫酸鈉、氯化鈉以及雜鹽等固體,最終實現廢水的零排放。
(3)工藝/裝備特點
1)多重預處理措施
預處理采用多重防護措施,靈活應對進水水質波動,保證預處理出水穩定性,大大提高后續膜系統和提鹽工段的運行效率。
2)穩定運行工藝
系統采用兩級納濾串聯,更加適用于電池廢水分鹽,充分降低納濾膜衰減的影響,可最大程度保證氯化鈉結晶鹽品質,安全完成一二價離子的分離。
3)自動化程度高
現代零排放系統通常配備高度自動化的控制系統,減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使得運行更加簡便?。
4)完善的備用機組
整個膜系統作為主體處理單元,全部設置備用裝置,可保證全年滿負荷穩定生產運行,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調控能力。
5)運行維護方便
設計階段充分考慮運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保障了后期運行維護的方便及易于操作性。
(4)應用工業領域
各行業工業廢水處理零排放項目
(5)工藝/裝備流程圖
預處理及提濃系統
深度預處理及納濾分鹽系統
蒸發結晶系統
硫酸鈉蒸發系統
氯化鈉蒸發系統
雜鹽蒸發系統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