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水務開放式創新體系
所以科技就是力量,北水科技就是這樣一臺“工作母機”,驅動著整個產業的轉型與變革,也是北控水務內部的合作關系與分配邏輯。這種情況下,北控水務在內部構建了生態化的小宇宙“開放式創新體系”,“鐵三角”模式對公司的發展變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該體系已經形成了水廠大區區域業務群,與轉型資源實現了有機聯動。當然,生態化不僅僅局限于內部,更多的是要向外部延伸。有人說,北控水務進行科技轉型,是不是要跟中小技術公司搶市場,讓他們無法生存。2023年,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就曾針對這一話題與于立國展開過一次對話,探討“A方陣企業如何既能以技術為突圍之術,又能與CD方陣生態共生”。
于立國在論壇現場再次談起這個話題,他表示,水務行業的轉型,可能相比其他行業還要更加艱難,不是靠一兩個人單打獨斗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眾多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和協作才有可能。北控水務的科技轉型,并不是想要吃掉其他公司的市場,就像DeepSeek依靠開源構建了一個更大需求的AI市場一樣,北控水務想要帶動整個行業進行科技轉型,使這個市場由不太成熟走向成熟,把“蛋糕”做大,從而構建一個更大的市場需求,讓整個行業在這個過程中共同受益。
04如何平衡重輕資產轉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在論壇現場,E20環境商學院院長王立章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與于立國進行了互動。王院長提到,北控水務從2017年開始轉型到現在,轉眼間已逾七年,這是否也面臨著所謂的“七年之癢”?如何平衡重資產與輕資產創新轉型之間的關系?
于立國認為,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對于重資產公司而言,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面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首先必須強調,我們不可能完全脫離重資產,因為現有的資源是我們尋找未來解決方案的基石。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止步不前。
其次重資產或大公司的轉型為何異常艱難。其中,思維慣性是一個重要原因。過去的成功經驗往往會成為轉型的絆腳石,因為那些經驗可能并不適用于新業務領域。成功有時也是失敗之母,就是這個道理。新業務對人才隊伍、企業文化、流程機制等方面的要求,往往與老業務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對于如何在重資產的老業務與新業務轉型之間找到平衡點,于立國認為關鍵就在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我們既要充分利用老業務的成功經驗,為新業務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又要確保新業務能夠健康成長,不受老業務思維的束縛。他坦言,這確實是一個挑戰,也是包括我在內許多大公司轉型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也將繼續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北控水務的發展之路。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