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由清華大學和中國水網聯合舉辦的“城市水業政策與市場媒體研討會”上,有關專家、企業和媒體代表圍繞中國水業市場改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目前中國水問題面臨兩大背景。一方面,近年來人口的大量增長和經濟總量的迅速增長使水資源逐漸稀缺,城市化趨勢和區域經濟的進一步集中,更加大了水資源的局部負荷。日益嚴重的水環境污染,又使這一負荷進一步加劇。另一方面,以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的城市水業市場化改革工作成為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關注的核心。城市水業目前的主導方向是市場化,水業服務由政府的公共福利式逐漸轉型為企業的投資收益式。這種轉型要求政府管理職能轉為調控者和監管者,同時也給公眾的水價支付形式和服務內容帶來變化。
中國城市水業的市場化改革已經全面展開。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張悅指出,近年來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共同推動了對外開放政策、特許經營政策、投資主體改革、公用企業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目前中國水業改革正進入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改革目標是,完善監管體系、理順投資體制、規范競爭秩序、加強公眾參與。 (中國建設報記者劉麗媛報道 )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