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梅州市出現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多地受災。防汛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粵海水務積極貫徹上級關于防汛搶險工作的各項部署,以“迅”應汛、主動出擊,第一時間組織下屬梅州等片區啟動應急預案,采取多項堅實舉措全力保障正常供水,同時馳援周邊多地,搶險排障解決群眾用水問題,在“關鍵時刻”以實際行動彰顯國企擔當與社會責任。
粵海水務防汛搶險隊向最前線進發
爭分奪秒,馳援一線應急保供
6月16日,梅州市發布防汛應急I級響應,粵海水務聞“汛”而動,組織梅州片區各公司全面啟動應急響應。
排險清障全力保障安全供水
梅州水司緊急成立防汛工作組,全面梳理排查城區管網及設備設施運行情況,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全力確保汛期城區供水安全穩定、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大埔環保密切監控水位情況,組織人員緊急前往部分地勢低洼廠區進行排查搶險,以最快速度將相關設施設備向高處轉移,并使用沙袋、水泵等應急物資保障配電房等重要場所不漫灌;豐順水司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提前配齊配足防汛物資,時刻關注原水水質變化,動態調整生產工藝,加大檢測頻率,保障出廠水水質達標。
日以繼夜連續“會診”,修復水泵保障供水
受汛情影響,梅州蕉嶺縣、梅縣和平遠縣等地一度出現供水中斷情況,為堅決保障群眾用水安全,粵海水務迅速集結搶險力量,分兵多路、逆“水”而行,馳援各地搶險一線。在汛情相對較重的平遠縣,出現多處山體和圳道塌方、原水供應中斷,平遠水司快速切換應急水源恢復生產,并在缺乏大型機械的情況下,緊急抽調30多名員工參與挖掘清理。6月18日,因汛情造成河道下游淤堵,平遠水廠水泵吸入異物導致葉輪卡死、軸承斷裂,粵海水務梅州片區第一時間安排技術人員前往支援。一方面通過單機組維持壓力輸出,努力保證不斷供、不停水,另一方面晝夜不息、奮戰搶修,終于以最快速度恢復泵房正常運行,有力保障了平遠縣城的基本生活生產用水。
宵衣旰食,只為供水通道暢通無阻
在蕉嶺縣,自來水廠因汛情導致原水斷供、被迫停產,區域群眾一度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針對這一緊急情況,粵海水務火速集結梅州水司水廠運營和水質監測業務骨干馳援現場,科學組織、分工協作,僅用6小時便幫助蕉嶺自來水廠恢復供水。在汛情較重的廣福鎮,粵海水務管網搶修隊連夜施工、臨時搭接受損管網,有效解決了當地的停水問題。在梅縣松源鎮,自來水廠因原水濁度過高無法制水生產,粵海水務復產支援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導協助自來水廠切換進水水源、加大凈水劑投加等作業,迅速幫助水廠恢復正常制水。
集中力量,全面投入通水搶修
粵海集團組織粵海水務現場研究通水搶修工作
6月22日晚,廣東省水利廳在梅州市組織召開現場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受災地區通水相關工作。會后,粵海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譚奇峰第一時間召開現場會,傳達省水利廳、粵海集團有關精神,迅速組織粵海水務成立現場工作小組,明確分工、集中力量,全力投入通水搶修等工作中。
粵海水務分兵多路投入通水搶修
粵海水務堅決落實上級部署,強化資源力量調配,第一時間啟動“片區聯動”馳援梅州,多措并舉助力恢復通水搶修:6月23日上午,粵海水務揭陽片區搶修人員和設備即趕到平遠縣參與搶修;派遣專人到各縣指揮部參與材料進場、發放統計和各鎮巡查監督,掌握搶修實際進度和完工計劃;加強安全管理與巡查,確保材料運輸和搶修隊伍安全,預防發生次生災害。針對周邊地區供水管網管材緊缺的問題,粵海水務連夜協調廠家和供應商渠道,緊急調配應急管材合計約160千米,全力確保及時、準確送達搶修現場,為梅州通水全面攻堅提供重要物資保障。
應急送水車保障群眾臨時用水
截至6月23日,粵海水務累計調遣派出搶修、技術支援工作組合計53組、382人次,各類搶修、應急送水車51車次,發電機、熱熔機、抽水泵、檢測儀器和管材管件等物資20批次,協助梅州周邊6座水廠恢復生產,工作成效贏得相關部門肯定和群眾“點贊”。
緊急調集管材保障搶修施工
下一步,粵海水務將繼續緊密落實上級防汛搶險各項工作部署,密切關注雨水情變化,全力推進通水搶修,用心用情筑牢防汛安全堅固屏障,以積極行動為梅州防汛搶險工作貢獻“粵海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