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尾,別稱海陸豐,地處珠江三角洲東岸、東臨南海,素有“汕美”“紅海灣畔耀眼明珠”之名。同時,汕尾市素以紅色蘇區聞名,是我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全國13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近年來,汕尾市不斷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步伐,多措并舉加速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粵海水務聚焦汕尾市供水、節水、污水處理等業務,積極抓好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有力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
汕尾東部水質凈化廠“地下有玄機”
9月1日,由粵海水務建設運營的汕尾東部水質凈化廠正式商運,一期處理規模達10萬噸/日。作為粵東地區首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其在設計理念、技術標準及“智慧水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均具有積極創新和引領意義。這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內藏怎樣玄機?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PART 01 探秘
“地埋”污水處理廠內藏玄機
十月金秋,朱瑾盛放。從汕尾城區沿紅海灣大道一路往東南,就來到了東部水質凈化廠。
走進水質凈化廠,如入公園、不見廠房
走進廠區,“全地埋”與傳統污水處理廠的差別一目了然:廠房、生化池、沉淀池統統看不到,目光所及之處更像是一座紅綠掩映、生機盎然的公園——紫色、橙色勒杜鵑和粉花翠蘆莉、大葉龍船花等植物交錯點綴,水滴狀花田分散排布,突出了水的主題;礫石灘寓意水面,白色樹池寓意鹽灘,描繪出故時農林魚鹽的生活場景,展示了汕尾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烘托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據介紹,東部水質凈化廠地面園林區域總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綠化率達85%,通過海綿設施濾水層、下凹式綠地等方式,充分發揮建筑及綠地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沖作用,可有效控制雨水徑流,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沿著寬敞通道,可到達水質凈化廠的各生產環節
穿過園林花田,由一處入口順樓梯而下兩層,藏于地下的水質凈化廠方顯真容。燈光明亮的地下空間里,預處理系統、MB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生化池、除臭系統、二沉池、反硝化系統、磁混凝系統、脫泥生產車間、紫外消毒間、加藥間等污水處理環節沿總長232米的主通道規則排布。據介紹,通道寬8.5米、高6.5米,根據污泥運輸等生產需求,可供30噸級的重型車輛無阻暢行。
作業中的東部水質凈化廠磁混凝沉淀池
據汕尾粵海清源環保有限公司東部水質凈化廠廠長徐云堅介紹,凈化廠采用“粗格柵+沉砂池+細格柵+MBBR生化池+矩形二沉池+磁混凝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紫外消毒”的處理工藝:在預處理階段,粗格柵可攔截污水中直徑大于20毫米的SS(懸浮物),沉砂池可去除大顆粒砂粒和無機物,5毫米和3毫米的兩道細格柵更是為進一步截除固體懸浮物提供了“雙重保障”;在生化處理階段,污水通過負二層綜合管廊依次進入MBBR生化反應池、矩形二沉池,CODCr(化學需氧量)、TN(總氮)、TP(總磷)等污染物指標得以大幅去除;隨后通過提升泵房將污水提升至后續深度處理單元所要求的水頭高度,使其實現重力流,進入磁混凝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深度處理進一步去除污水中殘存的SS、難降解的CODCr、TP等,經過紫外加氯聯用消毒,徹底殺滅引起疾病的細菌及病毒;最終,出廠水達到Ⅲ類水排放標準,通過廠區中水回用泵、尾水提升泵排出廠外。據介紹,汕尾市東部水質凈化廠運行投用以來,有效提升了汕尾主城區及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的污水處理能力,對有效治理黑臭水體、提升城市人居環境、保護白沙湖和生態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
PART 02 創新
“智慧水務”實現
高效管控、少人值守
行走于汕尾東部水質凈化廠內,一個突出感受是:工作人員少之又少——依托全國先行起步的“智慧水務”高新技術體系,粵海水務充分結合生產實際,在確保高質量運營、出廠水質穩定達標的前提下,推動實現“智慧管控”與“少人值守”,將東部水質凈化廠打造成為“智慧污水處理廠”的標桿示范點。
東部水質凈化廠的“智慧大腦”中控室
在廠內唯一一棟地上辦公建筑里,維持“智慧管控”高效運轉的中控室成為了全廠的“智慧大腦”。在這里,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上“智慧水務”系統各模塊的實時數據,便可及時監控掌握各工藝處理環節,“一站式”完成全廠的智慧管控。據介紹,粵海水務在各關鍵巡檢點,部署了超過180處監控設備和260處各類傳感器,可實現全時智能識別并隨時向中控室上報各種異常情況。
以中控室為原點,搭載“智慧生產”與“智慧運管”模塊的智慧管理系統,實現了曝氣控制、藥劑投加、泵組運行、輔助決策及人員管理等重點工藝環節的數智化、精細化管控。以“智能曝氣”為例,通過控制算法,東部水質凈化廠實現了曝氣閥門的進一步科學配置與精確控制,全自動運行下能耗較傳統模式降低了10%,并有效輔助提高脫氮效率。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