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浙江省生態環境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生態環境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加快推進我省生態環境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根據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總體部署,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創新發展與開放合作相結合、著眼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大力激發培育新動能,推動傳統服務變革躍升,促進新興服務繁榮壯大。以更優服務強化生態環境要素保障、更高標準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更實舉措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高水平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二)行動目標
全省生態環境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規范化程度顯著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得到增強,現代生態環境服務業體系基本形成,更加有力支撐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到2027年,培育30家以上省級生態環境服務業領跑企業、50家“專精特新”企業,全省生態環境服務業總營收年均增速達7%左右,建設一批高能級生態環境科技服務平臺,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強化,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1.培育行業領跑企業。依據《全省服務業領軍企業認定工作導則》,結合生態環境保護行業特點,制定浙江省生態環境服務業領跑企業的認定標準,分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辨識度的優質企業。支持領跑企業參與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項目和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行業領跑企業通過股權投資、資源共享、渠道共用等方式帶動中小企業融合發展,鼓勵通過兼并、收購、重組、聯盟等方式,調整優化市場結構,壯大市場主體,打造現代化的生態環境服務產業鏈。
2.扶持“專精特新”企業。建立生態環境服務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實行精準精細的服務保障機制,優先保障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需求。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中遇到的難點、痛點以及熱點問題,通過揭榜掛帥、專項課題委托等方式,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3.打造行業品牌體系。發揮品牌帶動作用,推廣實施優質服務承諾標識和管理制度,加強企業“品字標浙江服務”品牌培育,研究健全生態環境服務業品牌培育和評價標準體系,結合行業領跑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相關工作,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行業品牌,將浙江省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經驗和模式優勢轉化成產業和品牌優勢。
(二)增強行業發展活力
4.迭代傳統服務業務。圍繞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搶抓新一輪技術變革機遇和數字化轉型先發優勢,一體推進生態環境服務迭代升級,推動生態環境服務業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重點聚焦減污降碳協同治理,顆粒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治理,固廢循環綜合利用,土壤地下水修復管控,園區和行業綜合整治,噪聲與輻射治理,在線監測集成運維等領域,制定一批引導性的規范和標準指南,建立新技術、新裝備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應用示范機制。持續優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檢測、清潔生產審核等咨詢服務。
5.發展新興服務業務。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堅持系統觀念、協同增效,積極發展新興生態環境服務業務。拓寬生態環境服務領域,加快補齊生態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陸海污染協同治理、海域綜合治理、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短板。延伸生態環境服務深度,積極探索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多環境介質協同治理整體解決方案。鼓勵開展碳資產管理、碳報告核查復查、綠色低碳認證、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環境風險損害鑒定評估、綠色金融、生態環境數據資產管理、生態環境法律綜合服務等新興業務。
6.推廣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積極推行環境醫院、環保管家、環境顧問服務,開展縣域、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模式改革。積極探索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化方式運作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體系,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原則,統籌推動環保公共基礎設施“綠島”項目建設并納入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范圍,促進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深化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研究制定EOD項目建設指引,規范和指導項目謀劃實施,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EOD模式實踐,推動形成可持續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
(三)提升創新融合能力
7.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鼓勵生態環境服務業領跑企業參與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規劃等頂層設計,推動企業參與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需求凝練。大幅提升企業在重大科技項目中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加大對企業出題和企業牽頭承擔攻關項目的支持數量。支持企業創建生態環境領域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重點企業研究院等高能級研發機構,支持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積極參與新型實驗室體系和新型研發機構體系建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和多學科聯合攻關團隊,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落實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等7部門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穩進提質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研發投入獎補、科技創新券等支持力度。
8.強化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推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應用類科研項目立項機制,建設一批技術驗證、中試熟化和產業孵化平臺。加大省產業基金對科技創新支持,對搶占技術制高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創新項目,省產業基金出資比例可適度提高。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按照“誰投入誰獲益”原則,依法界定知識產權權屬和收益分配。引導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創造,推動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科技標準。鼓勵有條件的科研單位設立專門技術轉移機構,采取專利等技術成果作價入股、許可使用、轉讓等多種方式,推動科技成果向企業快速轉化。探索建立利益分配、風險控制和創新成果導向型的科研合作與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研人員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等多方主體積極性、創造性。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