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百年排水”成就展在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東區污水處理廠舉行。隨著上海排水迎來百年華誕,東區污水處理廠這家百年“老字號”也迎來了蛻變新生。
東區污水處理廠蛻變后的圖
上海是亞洲最早集中治理污水的城市之一。1921年起,北區污水處理廠、東區污水處理廠、西區污水處理廠相繼建廠,成為上海城市治水的起點。歷經百年發展,上海從解放前的3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3.55萬噸,發展成為目前六大片區43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0.75萬噸,城市水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東區污水處理廠位于楊浦區河間路1283號(原貴陽路490號),1923年開工建設,1926年建成投運,是我國首批建造的污水廠中唯一保留下來、工藝流程完整、構筑物完好的污水廠,也是上海百年排水處理和城市基建發展的縮影,2014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被列入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堪稱污水處理的“活古董”。
東區污水處理廠舊貌
建廠時東區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規模為1.7萬噸/日,采用多點進水活性污泥法,早期污水來源由黃浦公園、塘沽、昆山、南潯、丹徒、惠民、揚州7座中途泵站,將今黃浦區河南中路以東地區和虹口、楊浦兩個區沿線的污水送入廠內。在百年歲月長河中,它曾經歷五次擴建,最高處理規模達到3.4萬噸/日,始終肩負著服務城市發展和人民需求的歷史使命。2019年8月,東區污水處理廠停止運行,原先服務黃浦部分區域、虹口、楊浦的污水處理任務,由竹園污水處理廠繼續承擔。
作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工業遺產,東區污水廠雖停運卻不停歇,將在功能調整后繼續發揮作用。根據《上海市污水處理系統及污泥處理處置規劃(2017-2035年)》規劃,將“保留東區污水處理廠現有部分處理設施和處理能力,用于展示及科研基地 ”。按照這一規劃,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的上級單位——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將東區污水處理廠的更新建設和轉型發展納入了“十四五”規劃,對標“兩最兩高”,以永續保護、活化利用、科技創新等舉措,推進東區污水處理廠“四位一體”功能轉型,將整個污水廠建設成一個綜合園區,內設“歷史館”“時間廊”“未來館”,打造排水行業的“博物館”、教育培訓的“新課堂”、前沿創新的“試驗田”、行業交流的“新地標”,使其成為“全面展現排水、污水處理發展歷程,讓城市的‘良心’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展示館。
東區污水廠改造平面圖
歷史館
未來館
“百年排水”成就展活動當天,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朋友沿著廠內的參觀路線,用腳丈量、用耳聆聽、用心感受,在“歷史館”中回顧排水行業發展變遷,在“時間廊”里領略排水人物精神風采,在“未來館”內展望排水事業創新發展,在百年排水故事的深情演繹中,深刻感悟“忠誠擔當,風雨逆行,專業創新,竭誠為民”的“上海排水精神”。
成就展當天參觀活動照
這座在香樟樹下光影交織的百年老廠,鏈接過去、記錄當下、啟迪未來,是上海排水的吉光片羽,轉型后它將成為綠色低碳理念的實踐基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未來,東區污水處理廠還將立足“百年園區、無廢園區、零碳園區、海綿園區、生態園區、智慧園區”理念,建設排水百年工藝展示基地、無廢示范引領區域、零碳排放負碳引領新范式、海綿城市建設新試點、綠色生態共享空間和數字水務智能運維空間等,助力上海建立新型城市水環境發展模式,建成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
未來規劃圖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陳廣介紹,目前上海市污水處理規模約為1017萬噸/日,上海城投承擔了約75%的污水處理任務,全市43座污水廠中有18座污水廠由上海城投建設運營。
陳廣表示,上海市東區水質凈化廠的開放是上海城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不久的將來,市民朋友可以通過預約等方式走進這家百年老廠,感受城市變遷、行業發展,了解排水知識。
在上海排水迎來百年華誕之際,12月12日,“我是產品”2023年度產品發布會將在這座百年東區污水處理廠盛大召開!敬請期待!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