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許國棟 :看到未來的方向(演講全文)

時間:2023-11-27 09:46

來源:超級團隊super teamX

作者:李謙子

評論(

許國棟認為,當下的真正問題,就是企業、市場、供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漫長的社會升級發展和環境升級發展是個久久為功的事兒,市場的需求遠沒有過去那么大。在這樣的一個時刻,可以做出的調整有兩個方向。

640.jpg

01過去的幸運所在:兩個高速發展的疊加

感謝大家對我過去工作的溢美之詞,包括和我合影的同事,對我來說都是鼓勵,每個人都需要鼓勵。

爬山虎這個組織非常美好!它讓我想起文藝復興時佛羅倫薩活躍的商會,大家在一起交流、自主地協商事情,并在城市、國家中表達意愿。這里有大家的感情,互相的交流,文化的浸染和利益的相關,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希望爬山虎論壇越做越好。

在座主要的人,包括我本人,都是非常幸運的。我們經歷了兩個高速發展的疊加:一是中國經濟最高速發展期,正是我們年富力強的時期;再一個是環保事業最高速發展期,也是我們年富力強的時期。這兩個時期是疊加在一起的,從 2000 年到 2020 年。

別人會夸我們說,怎么這么早想起來做環保這個事兒?也不是,我們就是學這個,就干這個了。趕上了好時候,這是非常大的幸運。

經過了這兩個時期的疊加,我認為我們對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是有貢獻的。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得非常好,在遇到環境危機的時候,國家整體把它非常漂亮地解決了,這在發展中國家堪稱楷模。

最近我們也在做一些行業的回憶:有感情、有事件、有經驗教訓。我發起一些人,用兩年多的時間給王凱軍老師為主體做回憶錄。去年 11月份出版了《王凱軍環保回憶錄》,回憶過去 40 年的一些得失歷程,為這個時代留下經驗和感情。(薛濤:從王凱軍新書里學管理和看個人成長

現在回想,當我們開始做污水處理的時候,多少人都不懂污水處理,覺得很神秘,政府當時也管不好污水廠。但是幾十年下來,大家對一般的污水處理知識、經驗、工程、實踐已經非常熟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業里面,中建、中電建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詳。再說建個污水廠人家不如你?政府管個污水廠不如你?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我們已經沒有自己在供應上的那些獨特優勢了。

很早的時候,由于我們供應商的獨特優勢,設備制造得非常好,所以來不及做分類,說不清楚什么建設、什么土建、什么運營,就是交鑰匙工程,弄達標了為止,或者湊合達標為止。所以把很多的社會一般性勞動都交到了我們這些人手里,但其實我們在社會上一般性勞動能力是很弱的。真搞一個 5 億、10 億、20 億的工程建設項目,你去組織一下試試看,從安全到項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我們沒有管理社會一般性勞動的水平。但是早期就讓我們建,因為人家分不清這里面的關系。這會給我們很多同志一個誤解,認為這東西就該我做。其實還真不是。

我覺得很多時候社會進步了。現在隨便哪個書記、市長都能跟你很細致的討論什么一級 A、幾類水,指標都能背出來,20 年前在座的諸位一大半都背不出來,對不對?所以我們是非常幸運的,在為行業做貢獻的同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收獲。賺到錢了,實現了個人的價值,以及自己能力的提高。

02當下的真正問題:供需產生巨大變化

任何事情有波峰就有波谷。高速發展差不多了以后就會低速發展,或者說要降下來。事實上我們就遇到了,叫經濟低迷也好,叫國進民退也好,或者說政府沒錢也好。但是當你經過這件事情,再回頭看的話,其實它不失一般性。

我們真正遇到的問題是什么?企業、市場、供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我們真正遇到的問題。從供的角度來說,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已經到了可以打 70 分的水平,甚至 80 分,絕大部分容易解決的污染問題,比如說城市污水處理、一般性的工業污水處理、一般性的環境整治,都已經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但市場的需求遠沒有過去那么大。

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漫長的社會升級發展和環境升級發展問題,這是個久久為功的事兒。很多事情是需要全社會協同進步的,不是單邊促進可以解決問題的,所以那些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根本就沒那么大空間,它在大幅度減少。

03我對未來的想法

在這樣一個時刻,未來大的方向該怎么做?我不好說,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我怎么想。

我覺得現在對 “環保行業”的名字,大家不要太拘泥,可能要做一些重新思考。我不太主張動不動就說環保產業。全球都沒有特別多地在講環保產業。環保這個事,本來是社會方方面面都在干的事兒,從生活到生產都在干,要真說環保產業,我估計這個社會一小半的產業都是環保產業。我們不對這個事兒做點兒思考,容易陷在框框里。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許總說說環保產業現在是怎么樣的?我說:你干的是環保產業嗎?準確地說你干的是工業服務業,做工業基礎服務。你這么想這個事,再看你的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就很清晰。不要把它歸到那么大的生態環保產業里面,不然你怎么想這個事兒都想不清楚。所以,從形勢來看,你看到了什么,是很重要的。

人的歸因方式決定你以后的行為。今天你進來了,人家鼓掌,你歸因說我西服穿得好,你會穿更好一些;歸因說我臉洗得干凈,那你下次來你會把臉洗得更干凈。所以不同的歸因方式可能對大家行為會影響很大。

我自己多少有點上年紀了,但我一直在學習,保持很年輕的狀態在學習,越來越多的做減法,很多東西我不看,很多行業的書也不買不看,很多事兒也不想。一個人應該想清楚哪些事兒不該我去想。

我看當今形勢,我不想巴以沖突,不想國進民退,也不想政府有沒有錢,這都不是我想的。我自己來說,就想倆事。

第一件事,這個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打仗,是氣候變化,這是全世界公認的。氣候變化已經發生,并且繼續變化,即使我們控制在 2 或者 1.5 度以內,它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舉例說黃浦江咸潮的天數就多了很多,所以上海去年的供水就遇到了危機,在用船運水,珠海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歐洲人跟我說,氣候變化的影響, 90%反應在水上。主要不是說水干不干凈,就是水多水少的問題,水從哪到哪的問題。所以在科研界前些年一些青年科學家研究的課題很有意思,比如預測中國未來的第一個缺水點可能會出現在哪,以什么方式出現。我最近在海水淡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海水淡化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水的理念,水已經從自然資源變成了一個廉價的工業品。這是氣候變化和水相關的影響。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不變的事情,政府怎么變?你放心好了。早些年我們做有機廢棄物的時候,我不斷地告訴大家,中國政府一定會對甲烷做出承諾,現在甲烷承諾已經出來了。

第二個是 AI,深層次人工智能。剛剛朋友圈看到的,人對著 Chat GPT 講了一個笑話,這笑話的笑點,說實話,有點笨的小兄弟他不一定能 Get 到,然后他講完就問,你告訴我這個笑話的笑點是什么?GPT 馬上就給他回答出笑點是什么,跟他討論。然后他下一個問題很有挑戰,說你就照這路子,給我編一個笑話,不許是網上有的。結果 GPT 馬上編一個笑話,也挺好玩的,笑點一模一樣,笑點是一個類型。然后這哥們就說了,不滿意你,這不夠可笑,它就能夠馬上再編。

講了這么多,我們不講機理,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實際上語言的創造能力,從而具備了知識的創造。

GPT對全人類知識的分類已經更新到 2023 年 4 月份,而且它能有創造的能力,你不覺得這事兒很可怕嗎?所以這是我覺得未來一切變化都沒有這個大,其他都是小事兒。

我就關心這兩個事兒,我覺得它超越了所有那些變化。我也不知道政府明年是不是有錢,我也不知道經濟低迷還會幾年,但我知道人類的健康發展、整個社會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04我們可以做出哪些調整

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說我們可以跟過去調整的話,我覺得也是想說兩個調整:一個降低預期,第二個是技術性傾向。

降低預期這是跟時代有關的。90 年代,我們最愛說的就是投資少見效快,最好馬上就能掙大錢。這樣的思路跟各個東西都連在一起,第一那時候我們很窮。第二是因為一個饑渴的、缺乏供給的社會就是有很多機會,做出來就有人要,所以有現實可能性。所以你有一千萬投進去,前兩年賠錢,第三年少虧點,第四年再少虧點,第五年開始賺錢,然后后面一年賺幾十萬,這輩子一直這樣下去,這是歐洲人干的事,我們不干,因為我沒 1,000 萬,我眼看著外面熱火朝天的,我可能也沒這個心境去等待慢慢賺錢。

第三個我們對企業的規律還不太了解,“他那么快就富了,我憑什么沒有”。現在我們多多少少都有感受了,中國至少一部分人應該開始逐步走入歐洲說的老錢時代,盡管我們錢不多。

所以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你去年、前年、大前年,你想掙 100 萬的,現在你降低預期就 50 萬。你原來預期想掙 50 萬的,降低 20 萬,降低預期一切都會好起來。

升級發展包含很多方面,但其中的要素會慢慢影響一些東西。所以我們中國人該做一定的投資,但是并不著急收獲,一點點走下去。用我們的經驗,用我們的熱愛去建設一個更加健康的更加全面發展的社會,是該做這些事情。

我們回顧自己的歷史,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超過預期去沖刺,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我記得這 10 年我做了一個很好的監測公司,本來非常好,高端監測。最早去跟美國工程院院士邁克——現在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合作,跟科研結合,但是一激動,檢測行業大發展,也要搞 COD 檢測,也要融資,也弄了幾千萬,全虧。

再早我跟邵總 97 年在無錫金源的時候,我們當年要見效,一年要分紅是吧?第一年分紅了 200 萬。這些當時看起來很光彩的東西,等我們年齡大了再回頭去看,有點經驗再講,都知道它極大地傷害了企業的生機,極大地影響了企業未來的生命力和活力。甚至有時候兩步走下去,后面就注定不會有特好的生活,所以我說要降低預期,行穩致遠,未來會更好。

第二個就是技術性傾向。這次成立技術委員會也非常好,大家開始重視技術了。我認為技術傾向也要防止一個過激的想法,就是要讓技術馬上就掙出錢,直接管技術要錢。回頭看德魯克的理論,德魯克就講了,創新里面只有 10%是直接的技術創新,90%都不是,就美國來說。我們現在不是要強調技術的重要性,是強調技術通常它并不是直接賺錢,但我們現在還有拿來拿去的傾向。

我打一個比方,我們國家更多的是人際傾向,什么叫人際傾向?比如在過去的 30 年、 40 年中國的發展當中,我們很習慣于今兒認識個局長,我跟您認識了,三年、五年、十年走著,過節送禮,平常吃飯,沒生意沒關系,可能有輻射,可能有影響,這不是我們最喜歡干的事嗎?雖然我干得不太好,但是我也不能說自己沒干過。很多同學干得特別好,如魚得水,這是人際傾向。總認為儲備一個人際的東西,將來多少一定會有用的,而且他很接受三五個沒用也沒關系,還是接著處,很接受。

所以技術也該有點這種心情,技術跟它很類似。不要想著說今兒就來了,請局長吃頓飯,明天就拿生意,同樣也別想著今天從他那拿一個技術來,明天就能拿單,后天就發展了。沒有那么簡單的事情。

我最近對產學研和技術學習比較多,上個月在荷蘭,這個月在日本,我也在不斷地跑、看最好的創新機構,學習他們的一些做法。我就發現,我們中國人現在對技術基本上還是這樣一個理念:咱試圖找最好的技術,或者哪怕這技術拿來以后消化消化,我再改造改造,馬上給我辦成一個什么事。

但是歐洲人大體狀態是:有這么一個問題,你能不能從這找出點縫來,找一些可能性。

他們更多的想去找新的認知,在新的認知的基礎上再去發展所謂的技術。我們經常把技術物化為它是一個東西,趕快拿到手就行了。所以我看到了一些別人的技術創新生態,真是有意思。比如說兩位老板,共同對一個事感興趣,歐洲人的做法是喝咖啡期間商量,咱倆人,你出 10 萬,我出 10 萬,一起請教授的博士生給對應題目做研究,這錢出得起,連續 4 年時間。我原來不太看得上博士生的,后來我發現年輕人和博士生是科研和綜合的最重要載體,極其穩定,保證會三四年時間給你做一件事,而且基本上都能做到全球前端的水平,起碼是全球前端的認知水平,不一定是解決水平。

你想如果說我們大家心態穩了,也有一點錢,這些事情不是很有意思嗎?跨學科的融合,對吧?委托研究、私人委托研究,我還看到幾個老頭比我年齡大多了,4 個人,都是一個村里的,一起成立環保公司,然后真的做技術、做實踐,我眼瞅著它就掙不了錢,但是它是很好的生態。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面,很多西方人會認為技術創新已經取代一般的社會進步,成了第一推動力了。

所以,降低預期,增加技術性傾向,做長期價值主義者,我們可以更從容地面對未來。

最后,感謝大家,青山依舊在,韶華幾許。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