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持環保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成為一家公眾公司,迎來成長新資源和新動力。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中持環保上市后的第一個完整財務年度,在全力以赴、心無旁騖的奮斗下,這一年,中持環保發展迅速,成果豐碩。
兩年多前,中持環保創始人許國棟曾預判,未來十年,環境產業將迎來大建設時代,廣闊的需求和復雜的環境問題讓環保企業得以施展本領、構建資源、凝聚人才,為中國的環境改善貢獻力量。
身處改革開放窗口期和環境大建設時代,2017年,中持環保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成為一家公眾公司,迎來成長新資源和新動力。而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中持環保上市后的第一個完整財務年度,在全力以赴、心無旁騖的奮斗下,這一年,中持環保發展迅速,成果豐碩。
成就2018
自成立之初,中持以“創造安全、舒適、可持續的環境”為使命,把“商業價值、社會價值和人的價值”凝聚在中國環境保護的最前線,助力中小城市實現環境夢。
2018年,中持在“兩桶水一桶泥”的基礎業務上創造新高,完工投產了十余座工業園區和市政污水處理廠以及大型企業廢水處理與回用系統,還包括了多個污泥集中處理中心。中持按照概念廠四個追求設計的河南睢縣污水處理概念廠完工投產,中持總承包的全球最大的整車工廠污水處理近零排放系統在成都一汽大眾工廠建成投產,中持用180天的超常工期建成投產了寧晉縣西城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中持綠色在山東肥城建成投產了包括三級網絡的有機廢棄物綠色基礎設施,宿州地下水修復和廊坊龍河濕地凈化等生態項目完工交付。一批里程碑項目交付客戶,也使得中持深耕客戶的戰略進一步顯示出勃勃生機。
2018年也是中持平臺化生態組織形成和發展的大年。中持一直教科書般地實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每一項產業理論:從“系統創造長期客戶”到“能力建在客戶端”,再到“極致客戶體驗”。一眾環保菁英團隊加入中持,上海分公司、安徽分公司、宜興新概念公司、西北分公司先后籌備成立,這些組織發展極大加強了中持區域深耕的布局。與此同時,中持在深化服務業布局的基礎上開始布局技術產品細分領域,在2018年中持與南資環保、河南鼎新等企業牽手共進。
多元化的人才體系,使得中持在實踐“以人為本、創造與分享”的價值觀和構建生態化平臺組織方面,有了更深的體會與積累。也正在幫助中持創造更強大的企業文化、更出色的企業績效,以更為深入的視野洞察客戶和行業。
反思2018
2018年,環境產業遇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第一個明顯的挫折。對于上升期的中持而言,身處其中,也同樣面臨各種缺陷、焦慮、煎熬與迷茫。
這一年的資本市場令人難忘:年初,中持還在資本驅動的路上邊學習、邊狐疑、邊追趕,也知道其中的不健康,本以為還有些紅利但沒想到資本退潮的速度如此之快——到年中就已火冰轉換。值得慶幸的是,中持老戰士們憑借多年來積累的生存本領及時調整,使得中持沒有被拍倒在沙灘上,但的確也帶來了局部的困難。
反思2018年,不管是短期的壓力太大還是誘惑太大,中持把最多的精力用于管理協調各種大項目和短期的財務數據表現。而中持下一步,會投入更多精力、更系統的去推動公司向心中更好的企業邁進,特別是資本泡沫褪去時,這一點顯露無遺。
中持反思的另外一點是,高度扁平化結構下,公司的大量精英分子在客戶端做業務做服務,而北京總部的人才密度和組織職能建設卻不能很好匹配業務強勁發展帶來的新需求。因此,權責下沉的同時,同時還需要數據上移,和強大總部的全面賦能。
轉折時期的資本市場,使得中持冷靜思考中持作為一個環境產業的公眾公司的核心價值所在,面向新的十年,該如何健康經營、創新發展。為此中持不斷反思。
“反思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為了更好。”
布局2019
面對2019及之后的兩三年,看似的諸多不確定性中,有很多事其實是相當確定的。一是中國經濟增長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艱難轉化;二是與環保行業息息相關的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入關鍵階段,行業的寬度和深度不減。
對于環保這個大產業,如同王凱軍老師朋友圈所說的“棋到中盤是關鍵”,而當形勢不利的時候,最好的戰術是少犯錯誤、有所忍。
面對2019,中持環保提出“穩增長,慎投資、健康經營,創新發展”的經營原則,這是深入分析了當前中持所面對的各方面外部形勢和冷靜評估自身條件所確定的經營思路。
穩增長
指的是30%-50%的成長,而不是成倍的高速增長。中持做這個選擇是要比以往更加系統的投入未來,打造價值創造的高能力、為遭遇挫折的環保行業指明未來。
慎投資
不是不投資,而是堅決不依賴投資拉動業績,回歸投資的本意——好買賣、好項目與好收益。同時量力而行、多拓渠道、構建資源亦是應有之義。
健康經營
意思是掙錢、掙硬錢,做了項目有利潤、有了利潤還有現金。有項目沒利潤、有利潤而收回現金的風險大,都不是健康經營。每個經營體都有其發展階段、是初創期還是成熟期,做與現階段相適應的事才是健康經營。
創新發展
對立面是跟著別人亂糟糟的無序的干,在中持看來中國和西方的重大差異就在這一點,西方在系統的踏踏實實的有序的干,中持不是。
什么是創新發展?其實說的就是工匠精神、厚積薄發。中持的創新發展就是要在這兩年“攢武器、攢人”,所謂的“攢”是系統創造,反復磨練、快速迭代;“武器”就是產品、技術、是面向未來有洞穿里的東西。不單是中持整體上的“攢武器”,還有各個經營體也要“攢武器”——不僅掙錢,更持續建設自身獨特的掙錢本領。“攢人”,當然就是不斷聚集志同道合的優秀人才,不斷創造人單合一的自主經營主體。
面對2019、面對嚴冬,中持相信中國的環境保護、相信中國的環保產業、相信中國的經濟一定會走上去。因為,這背后是十幾億人民對美好生活非常熱烈的追求,而這個追求是怎么也擋不住的。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