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斷優化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
2022年,生態環境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制定一攬子工作措施,不斷彰顯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的力度與溫度。
一是始終保持嚴的主基調,牢固樹立生態環境執法嚴肅性。全年共下達行政處罰決定9.10萬個,累計罰款76.72億元;配套實施五類案件9850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數量為143件,罰款金額為1.55億元,查封、扣押案件4836件,限產、停產案件629件,移送拘留案件2815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427件。對環境污染嚴重、損害群眾健康、影響惡劣的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強化警醒震懾作用。
二是持續優化執法方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執法效能。有效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各地將4.49萬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發揮正面激勵作用。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查企業50.99萬家次,較2021年減少16.1%,有效降低對企監管頻次。同時,持續推動包容審慎執法監管,各地通過批評教育、簽訂承諾書、幫扶指導等措施,幫助企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促進依法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五、開展2023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
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的通知》,部署推選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
活動旨在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廣泛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其實踐成果,展示社會大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場景,進一步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增強踐行新發展理念的行動自覺。
推選結果將在2023年六五環境日期間向社會公布。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代表、十佳公眾參與案例代表及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代表將受邀參加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
自2018年開始,生態環境部每年會同中央文明辦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并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宣傳推廣,為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榜樣示范和價值引領,推動社會各界共建美麗中國。
黃小贈: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剛才劉友賓同志介紹了一下我的情況。長期以來各位都十分關心、支持并且積極參與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全國水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作出了寶貴的貢獻,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我簡要通報全國水生態環境保護總體情況,然后再回答大家關切的問題。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作為,奮力拼搏,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一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推動黃河保護法出臺。積極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制定試點工作方案(2022-2024年),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監測。全力支持配合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印發實施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動方案,長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務完成9成以上,推動解決2萬多個污水直排、亂排問題。完成黃河中上游及汾河流域6省30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實施長江經濟帶和沿黃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鞏固深化工業和城鎮水污染防治。聯合印發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出臺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鞏固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果,推進縣城及縣級市黑臭水體整治。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全國累計劃定1.96萬個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完成2804個水源地10363個問題整治,有力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繼續牽頭攝制2022年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共交辦地方各類突出生態環境問題234個。
二是健全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落實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部署,修訂完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工作規則,提高監管效能。建立健全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出臺關于加強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的指導意見,累計將344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范圍。推進排污口管理改革,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開展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印發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發布首批26個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水生態環保工作,推動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牢牢守住水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2022年,全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同比分別降低3.7%、5.5%。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