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領域,平臺型國企一直處于“高歌猛進”的狀態;建筑型央企和A方陣也占有部分市場份額。
最后分析供水領域,因近些年財政所面臨的困境,大家越來越關注供水項目。從近三年數據來看,市政供水項目一部分被建筑型央企作為工程包打包拿走;另一部分政府更傾向于選擇B方陣,作為其融資能力的基礎;A方陣市場份額占比則越來越少。
再近一步看,將平臺型國企抽離出來,細化成不同級別的平臺型國企。先從右下角市政供水領域分析,主要縣級、市級、省級“三分秋色”,中央級平臺型國企優勢不是很突出,所以供水項目作為地方運營性強且有著長現金流的黃金資產,政府大多交給本級平臺國企運作。
市政污水(左上圖)和村鎮污水(右上圖)的平臺型國企,各個級別平臺國企“各分秋色”。
水環境類項目主要是被中央級平臺型國企拿到,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中央級平臺型國企拿到水環境類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52%)。
再看一下不同水務細分領域、不同投資額范圍下企業的競爭格局。市政污水和村鎮污水領域C/D方陣拿的項目平均單體投資額較小。特別說明的是,在市政污水領域30億以上的部分有較大部分的紫色區域,紫色區域是建筑型央企,實則是天津市張貴莊污水處理廠PPP項目,單體項目投資額超過30億的個例。所以在污水領域的主要競爭格局是:隨著項目規模越來越大,A方陣和平臺型國企拿到的項目占比越大,所占的市場份額越大。
水環境領域,C/D方陣中標小項目,建筑型央企拿的項目規模主要集中10—30億元,平臺型國企則不同規模的水環境項目均涉獵,規模越大,平臺型國企所占的市場份額就越大。
市政供水領域,同樣是規模越大的項目,平臺型國企所占的市場份額越大。
第三章:影響力企業年度盤點
通過歷史數據可以看到,2021年市政污水市場化占比為45%,市政污水市場化波動曲線趨勢和平臺發展以及PPP有著密切的聯系(右上圖)。具體來看,隨著2003、2004年特許經營的啟動,市場化占比呈現第一次陡坡,2014年PPP急速增加出現第二次陡坡,隨著PPP的整頓和平臺型崛起的同時,今年市場化占比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
“國進民退”的情況繼續,雖有緩解,但無實際改觀。
污水市場化率和行業集中度,前文已講到2021年市政污水市場化占比為45%,集中度2021年達到53%。行業集中度從2014年開始有直線上升的趨勢,也就是:在污水一級市場,十大影響力企業“馬太效應”在激烈上演,二級市場也可能發生“大吃小”的并購事件。相信未來不久,污水CR10將達到生活垃圾焚燒的水平。
最后回顧一下本次評選的相關數據結果。本次評選46家入圍企業供排水總規模達到2.8億噸/日。
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無論是從水務運營總規模,還是市政供排水運營總規模,均占到入圍企業近六成。
還有水業十大影響力入圍企業新增水務規模1500+萬噸/日,十大影響力企業則獲取其中的70%。
如何持續關注各個細分環境領域的行業數據?歡迎大家關注E20研究院數據研究中心每半年出版一次的《環保細分市場數據觀察》,涵蓋市政供排水、村鎮供、排水、水環境、市政污泥等水務細分領域,還有焚燒、有機廢物、建筑垃圾、土壤修復、環衛等固廢領域相關投資運營項目、購買服務項目、重點工程和設備項目的分析,歡迎大家掃描右下角電子書閱讀二維碼。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