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深度】城鎮污水廠進水超標致出水超標的法律責任探究

時間:2021-01-25 09:0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劉曉軍、余韻

評論(

2、不存在可以處理任何進水水質的污水處理工藝,任何進水超標情形都要 求出水達標不符合基本邏輯。

污水處理行業發展到今天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雖然技術應用成熟,但仍然 不存在可以處理任何進水水質的處理工藝。因此,任何一種污水處理工藝,在不 同的水質特性條件下都具有其局限性。污水處理廠需要充分考慮服務區域內的進水水質特性,選擇相應的污水處理工藝并根據處理工藝確定進水水質指標的上限 標準才能保證在一定進水水質條件下的出水水質合格。正是基于此,《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明確,“向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水污染物,應 當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然而,在實踐中,監管部門往 往對該條進行割裂式的理解與適用,僅依據第二款,以及該法第十條2、第八十三條3的相關規定規定對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罰。筆者認為,拋開進水水質超標情形,片面強調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責任,實際上是要求污水處理廠在既有的處理工 藝條件下,無論進水水質標準如何,都必須保證出水水質達標,這顯然不符合行業現狀和基本邏輯。

3、污水處理廠履行謹慎運營義務前提下,不因出水超標而認定存在違法行為。

在進水水質超標導致出水水質超標的情形下,導致進水超標的原因必然是違規排放行為,因此,違規排放單位才是違法行為人。如果污水處理廠履行了謹慎運營義務,即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進水水質超標導致的不利后果,在進水水質超標輕微的情況下通過調整處理工藝或增加藥劑投放確保出水水質;在進水水質嚴重超標的情況下,采取措施保障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出水對環境不利影響。 在此情況下,出水水質超標的不利后果并非因污水處理廠存在違法行為所導致,而是超標排放單位的違法行為導致,污水處理廠在客觀上不是實施違法行為的直接主體,主觀上也無超標排放出水的故意,且采取合理措施降低不利后果的產生,不應當承擔超標排放違法行為帶來的后果。

(二)進水超標作為出水超標免責事由的法律適用要求

1、運營單位應證明進水超標情形的存在。

由于進水超標往往是間歇性的出現,取證難度較大。因此,運營單位需要通 過人工或在線方式對進水水質進行監測,必要的時候還需安裝視頻監控和預警系 統,確保及時監測并采取必要措施留下進水超標的證據。證據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超標時點、超標的污染物指標、超標程度、超標持續時間、超標水量等內容。

運營單位發現進水水質超標情形時,應立即進行水質取樣和化驗,具備條件的應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監測機構進行取樣化驗,出具合法有效的水質監測報告。同時,運營單位應要求行業主管部門、環保部門對進水水質進行監測或對運營單位匯報的進水超標情況進行復核確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條、第五十條界定的進水“超標”是指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而生態環境部《通知》中認 定“進水超出設計規定或實際處理能力”為進水超標。筆者認為,雖然設計進水水質標準作為參照標準更為合理,但從法律適用角度,進水超標的界定應以國家(地方)標準、設計進水水質標準、實際處理能力標準之間的較高者為準。

2、運營單位應證明進水超標與出水超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出水水質與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和運營能力直接相關,進水水質超標并不會必然導致出水水質超標,因此,運營單位如何證明出水超標與進水超標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是免責事由成立的決定性因素。

生態環境部《通知》中規定“由行業主管部門,或生態環境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認定運營單位確因進水超出設計規定或實際處理能力導致出水超標……,由此可見,行業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均可以作為認定出水超標“確因”進水超標所導致的有權部門。

筆者認為,上述規定顯然具備了較高的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行業主管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行政執法能力。但從法律適用角度,進入行政復議、訴訟階段后, 由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業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認定出水超標與進水超標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顯然在邏輯上存在一定的悖論。從維護各方合法利益角度,引 入第三方機構或專家認證來界定進水超標與出水超標存在因果關系更為合理。因果關系的證明內容應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指標匹配性:即出水超標與進水超標的污染物指標應當匹配,這里的匹 配并非指標類別的一一對應,而是從工藝、技術等專業角度證明出水超標的污染物指標與進水超標的污染物指標之間存在必然的關聯性。

2) 時間匹配性:考慮到污水處理工藝的進水停留時間,進水超標的時間段應與出水超標的時間段相匹配。

3) 進水超標對處理工藝的影響:這是證明因果關系的關鍵環節,少量或瞬 間的進水超標并不必然導致出水水質超標,因此,需要由專業機構或行 業專家從工藝角度來證明進水超標的持續時間、超標進水水量對于處理工藝的實質性影響,也包括有毒有害物質對于處理工藝的實質性損害。

3、運營單位應證明已經勤勉盡責

筆者認為,進水超標與出水超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是對運營單位減輕和從輕處罰的依據,但為了確保不縱不枉,并達到免除行政處罰之目的,運營單位仍然需要證明在進水超標期間不存在過錯,即已經履行“行業謹慎運營慣例”義務,包括但不限于:

1) 進水超標的監測、報告義務:即依法依規對進水超標進行監測并向主管部門、環保部門報告超標情況;

2) 可能導致出水超標時執行應急預案的義務:按照主管部門、環保部門事先批準或備案的應急預案執行,采取應急措施,并保留相應的記錄。

3) 盡最大能力消減污染物義務:在進水超標情況下,運營單位應采取加強運營管理、進行必要的工藝調整、增加藥劑投放量等措施,盡最大能力消減污染物。

證明運營單位勤勉盡職的核心在于是否盡最大能力消減污染物,筆者認為,除應提供相應的運營記錄外,應以是否達到規定的去除率指標作為主要判斷依據。

編輯:陳偉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