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排水管道長度已超過100萬公里,十年時間取得了翻倍成績,然而,我國城市污水污染物收集率偏低,根據業內權威專家測算某些污染物收集率僅在50%左右。管網問題已成為污水系統提質增效的難點問題,更是當前污水系統的核心短板。為推動排水管網面向未來高質量發展,2020年9月23日,由E20環境平臺、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聯合召開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系列沙龍.第五期暨第22期環境技術沙龍————雙百跨越之下排水管網的未來專題沙龍,在輪值主席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成功召開。
相關閱讀:
當前,我國排水管道長度已超過100萬公里,十年時間取得了翻倍成績,然而,我國城市污水污染物收集率偏低,根據業內權威專家測算某些污染物收集率僅在50%左右。管網問題已成為污水系統提質增效的難點問題,更是當前污水系統的核心短板。為推動排水管網面向未來高質量發展,2020年9月23日,由E20環境平臺、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聯合召開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系列沙龍第五期暨第22期環境技術沙龍————雙百跨越之下排水管網的未來專題沙龍,在輪值主席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成功召開。
沙龍現場照片
沙龍第一環節由E20研究院副院長/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瓊主持,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方曄進行了《系統提質增效背景下廠網一體化的思考》引導發言,他在發言中表示,當前我國排水管網存在多個誤區,造成了我國排水管網存在無序開發、盲目建設、被動管養的現狀。他指出我國排水管網存在問題嚴重,需要從事業升級成一個行業。在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兩山經濟》作者傅濤的引領主持下,來自地方排水管網管養單位和專業化服務公司兩大陣營的嘉賓(見附件)),圍繞三大話題:排水管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廠網一體化的未來方向以及排水管網評估體系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共識如下文。
排水管網的運維模式需要創新與突破
當前我國的排水管網亟需運維模式的創新與突破,國內部分城市已進行了專業化運維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從各地實踐來看,困惑亦比較多,市場化進程相對比較緩慢。這一過程,需要解決三大核心問題。
一是責任問題。排水管網問題的系統化解決,需要把責任落實下去,落實到真正久久為功的政府管理者身上,落實到污水系統運營者身上,珠海經驗已驗證了此問題解決的可行性,在行業形成的初期,運維模式的創新與突破以純國有企業為主較為適宜,因為確實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
二是產權問題。排水管網運維模式突破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明確管網資產到底是誰持有,沒有產權的管養單位就跟酒店管理公司一樣,僅是提供服務的,而且這個服務目前沒有邊界、沒有標準、沒有模式。
三是經費問題,排水管網若要實現高質量運維,必須有合理的經費保證和付費標準。當前基層財政基本沒有支付排水管網管養經費的能力和意愿。各地專業化運維經費標準不一,沒有標準可依。多位嘉賓表示,專業化運維費用的制定與合理支付是管網高質量運維的保證,行業需要指引性的標準。
廠網一體化是破解城市水環境問題的唯一有效形式
廠站網一體化是未來污水處理升級的必然方向,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認可。方曄表示,在行業多頭管理的現狀下,運維一體化(源-廠-網-河)是破解城市黑臭水體和水浸黑點的(唯一)有效形式。當管網管養單位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個匯聚點和紐帶時,我們才有條件從系統的角度謀劃、管理城市水系統。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梅平指出,廠網一體化概念與內涵需要清晰,它是多層次的,包括資產一體化、管養一體化、廠網運營主體一體化(珠海模式)、建設&規劃&管養一體化等。
推進一體化的進程,規劃尤其重要。方曄指出,管養單位一定要重視規劃,主動參與規劃,要從流域、城市管理的角度出發,對城市排水系統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且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規劃做在前,城市排水管網建設與運維才是有序的。并且推進廠站網一體化運維,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機制,包括新技術的研究、新材料的制造。
精細化管理的首要任務是摸清家底
排水管網深埋地下,絕大多數城市的管網都是一筆糊涂賬,埋在哪里、水量多少、水質如何均不清楚,我們擁有一大批灰色資產,如何精細化管理、如何建立起管網檔案摸清家底,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只有摸清楚家底,才能判斷我們需要花多少錢運維、整修。方曄指出,應該引入全生命周期(縱向)、全要素(橫向)管理理念,建立完整的城市排水信息管理體系平臺,實現排水管網系統的機械化、可視化、智能化。要通過推行智慧管控、物聯網、信息技術等創新技術助力實現廠站網一體化管控。
從事業升級成行業需要跨越三關
管網在地下默默的勞動,他們已經忍辱負重、不堪重負,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普通百姓對管網問題的感知并不強。因為看不見,所以被長期忽略。傅濤博士在總結時提出,管網問題是污水系統三大核心環節問題最多、最難解決的問題。在邁向未來的過程中,要實現三個跨越,才能從事業變成行業。第一關是讓人能夠感知到管網,即通過顯性化引起政府和百姓的關注和重視,這一關跨過的標志是政府愿意付費;第二關是管網的資產責任一體化,這一關跨過的標志是政府對排水管網運維有固定支出,即形成常態性剛性支付;第三關是源廠站網河的一體化,要跟污水處理進行捆綁形成服務產品化,即管網運維亦可像餐館服務,面向用戶場景提供價值服務,比如能源、教育等服務,切記產品化不是委托運營。只有過了這三關,污水處理系統效果才能達到。
在大家的一致建議下,“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將組建排水管網專業委員會,擬邀請具有多年管網運管經驗的標桿企業和行業先進加入,探索為行業進行人才培訓、規范標準制定、管網系統評估等工作。沙龍亦針對排水管網專業委員會已形成的《城市排水系統評價指標1.0版本》進入了探討與建議,希望通過指標的科學設計與合理引導,讓老百姓、行政管理者以及管網運維從業者用一把簡單、清晰的尺子來客觀評價城市排水系統的現狀、短板并探尋可持續的解決路徑。后續進展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系列沙龍第五期-雙百跨越之下排水管網的未來嘉賓名單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