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舉行。武漢中儀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儀股份”)總經理鄭洪標在論壇上作了題為“內核驅動打造全方位智慧管道檢測與修復的排頭兵”的演講。
鄭洪標
中儀股份成立于2010年,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作為一家以排水管網檢測設備、養護、修復技術及材料為產業技術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為城市提供高效環保的智慧排水整體解決方案。
城鎮排水目前的四大業務需求
鄭洪標首先介紹了城鎮排水目前的四大業務需求。
一、內澇防治。北京遇暴雨道路變汪洋,上海暴雨現“海景”,廣州重現“水漫街”......城市內澇給城市造成很大的損失和傷害,尤其是夏天的雨季,內澇更嚴重。據相關統計,曾經一個月來,有14個城市被淹。因此,做好城市排水,對防治內澇具有重要意義。
二、地下排水管道的內部現狀。 當前城市排水管道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管道異物、管道淤積,這樣的管道極大地損失了管網的排水能力。
三、黑臭水體治理。黑臭水體的治理在全國正如火如荼的展開。“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國家針對黑臭水體治理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意見。
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印發《關于開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到2018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基本實現長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到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據了解,36個重點城市直接用于黑臭水體整治的投資累計1137多億元。2019年,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緊盯已完成目標,為完成目標加快整治。同時將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推動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力爭通過兩年時間,消除地級城市建成區90%以上黑臭水體,打好“碧水保衛戰”。
黑臭水體的污染大部分來源于管網與排口,造成了河流與湖泊的污染。有的排水管道滲漏,還造成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路面塌陷。
四、雨污混接調查與改造。“污水混接進入雨水管道,是雨水排水口旱天和雨天溢流的主要原因。雨水混接進入污水管道,不但占據了污水管道的容量,也會造成污水處理廠雨天因超負荷而溢流。”鄭洪標表示,查清雨水、污水管道非法連接的情況很有必要。
據德國水協DWA資料介紹:德國每年處理僅100億立方米污水。其中:52億為“純”污水,21億為外滲水,27億為雨水(如合流制緣故等)。德國污水處理廠進水COD平均濃度550mg/l,合流制地區平均450mg/l,德國外來水滲入量為20%。而我國南方地區許多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不足200mg/l。按照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3300mg/l計,我國南方許多城市污水中外滲水量>30%。
四大技術內核
技術內核驅動,專業技術服務。鄭洪標接下來介紹了中儀股份針對排水管網所形成的的四大技術內核。
技術內核之一:智慧排水信息化的設計。總體思路是以精確探測、定位地下排水設施為基礎,管道檢測隱患排查、實時監測感知管線破損等故障,構建排水管網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綜合信息平臺,從而及時預警、處置地下管線的異常,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智慧排水信息化設計的平臺架構涉及到基礎的GIS系統,涉及管網資產管理和管網實時監測。與傳統的排水管網的普查不同,智慧排水信息化設計增加的內容是排水內部的檢測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養護和修復,以及信息的收集。
管線運維監管信息化階段按步驟、分階段進行。首先是數據普查與整理,然后是數據的管理與展示,再是數據挖掘與分析和數據共享與應用。
數據普查與整理包含數據普查、隱患排查、雨污分流、黑臭水體、內部調查;數據管理、展示包含GIS系統、排水資產管理、巡檢養護、水文監測展示;數據挖掘、分析包含流域空間分析、流向分析、水力模型分析等;數據共享、應用包含共享交換、輔助決策(規劃設計、申報審批)、預警預報(app、短信)。
排水管網檢測由傳統檢測手段到模擬視頻檢測、數字視頻檢測,遠程檢測會像遠程醫療一樣對管網檢測與修復整個產業進行革新。集團下面的養護單位在哪里做工,現在做的什么情況,會實時同步地傳回中央控制室,信息實時上傳回云終端。
中儀股份作了很多具體案例,比如許昌排水管網信息系統、武漢排水防澇信息系統、杭州余杭開發區排水信息化試點項目、寧波東部新城智慧排水管網信息系統。
技術內核之二:在線監測智能傳感。運行數據監測通過鋪設各類專業的傳感器設備,獲取排水管網流量、水質、液位等運行狀態參數以及所有傳感器設備本身運行狀況,實時掌握市政地下管線的實時運行狀態,為城市地下管網的日常養護與應急處置等工作提供實時、科學、可靠的數據支持。包括氣體-水質監測、水文在線監測。
技術內核之三:管道機器人等數字化檢測裝備。目前已獲得24項專利授權,15個軟件著作權。2項發明專利,2項發明專利實審,相關的國際PCT專利正在申請。全球領先的管道及檢查井三維實景檢測技術實現對排水管網和檢查井的三維實景化的研究工作。管道及檢查井三維超聲波檢測技術通用管道機器人2芯電纜盤,檢測距離可達2000米,可快速與機器人系統集成。
此外,還有管道電法測漏檢測技術和地下空洞探測機器人。近年來,各種地面塌陷的事故頻頻發生。地面塌陷的起因與地下空洞具有直接的聯系。當地下空洞形成后,道路承載能力變差,當負載超出承受能力后,就容易發生塌陷。而地下空洞的形成,與排水管道的滲漏存在較強的關聯關系。通過排水管道內部來探測地下空洞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地下空洞探測機器人,以X5H系列爬行器為基礎,在升降平臺上增加探地雷達,實現對管道進行CCTV檢測的同時,調查管道上方地質情況。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