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針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掣肘——污水溢流導致的面源污染,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及生態環境部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組織召開了“促進城市黑臭水體長治久安推動城市面源污染全面管控研討會”。會議邀請到北京建筑大學教授車伍、生態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水環境部主任王東、中國城規院北京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研究員劉艷臣等業內專家,及來自行業多家代表企業的決策力量,共話溢流污染的現狀問題及控制思路。
目前正值夏季雨水多發期,本公號特別整理溢流污染主題系列研討稿件,將陸續發布,歡迎持續關注。本篇為系列第6篇。
滇池的改變
自“九五”以來,滇池被列為國家重點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的標志性工程。經過多年的治理,如今的滇池成為水環境治理的表率和優等生,是多家媒體爭相報道的寵兒。
滇池水質近80年以來經歷的幾個曲折變化過程:
滇池水質情況表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滇管局資料整理得出
根據滇池保護治理的實際情況,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
下圖是十三五以來,滇池每年的水質變化:2016年首次告別劣V類,2017年穩定保持在V類,2018年首次全年達到Ⅳ類,重度藍藻水華僅發生一天。
2008年11月習總書記專程到昆明考察,強調“強化生態文明觀念,保住青山綠水”。
2015年1月20日習總書記考察昆明時提出“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2019年1月13日,云南日報頭版報道了滇池草海、外海水質均達到Ⅳ類,是30年來最好水質。
2019年1月20日,習總書記再次考察昆明,對滇池治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并強調“要繼續抓下去,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習總書記三次考察昆明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足見滇池保護治理的重要性,緊迫性。
2019年2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以“云南:推進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為題,對滇池水環境治理取得新成效進行了報道。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昆明,前往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察看滇池保護治理情況。
滇池治理取得喜人的成果,鼓舞了所有水環境人的信心。總結滇池保護治理的成功經驗,探索河湖保護治理的“滇池模式”,不僅對我國其他類似地區做好河湖保護治理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而且對建設美麗中國也有重要作用。
滇池治理模式
通過十年的滇池綜合治理經驗的總結,特別是自2016年以來的成功經驗,滇池取得了目前的成果,其模式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領導的引領作用
制度的驅動作用
科技的促進作用
人才的支撐作用
融資的保障作用
特別是市委、市領導審時度勢的明確提出并具體實施的核心措施起到了關鍵作用:(1)構建實施了滇池治理的統籌部門——滇池保護治理指揮部,市委書記親自掛帥。(2)明確滇池治理的戰略要求:從“工程治滇”轉變為“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3)制定并嚴格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滇池治理的突破——三年攻堅
回顧歷程,在滇池保護治理的“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側重工程治滇,實施多項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間,在完善工程措施的同時,及時系統總結復盤,十幾年來的滇池治理經驗結合當前滇池水質的特點,以及滇池治理的緊迫性。市委市政府決策編制并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技術指導意見》,爭取在三年內使滇池水質有所提升。
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滇池治理的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實施了滇池治理管理體制的重構,為“三年攻堅”提供了管理體制保障。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總指揮的滇池治理指揮部,下設三個部門,統籌全市涉滇的各部門工作,統一發布任務、統一管理、統一考核、統一監督,使三年攻堅有了組織保障。
2)制定并明確滇池保護治理“雙目標責任制”;明確水質提升和污染負荷削減“雙目標”,同時形成分區域、分階段的考核目標。逐一明確各河道水質目標和各行政區污染負荷削減目標,提高目標考核的可操作性。通過明確目標,實施目標倒逼,倒排治理工作,掛圖作戰,加快推動保護治理。
3)制定并明確了河長制及配套的生態補償機制;編制并實施了考評量化手段措施,為“三年攻堅”提供制度、考核的量化依據。
4)編制昆明地方標準:《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并實行分區分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統一了原來各種標準之間的差異,為滇池治理各項工程措施明確了標準,為“三年攻堅”提供了量化標準及考核依據,解決了二十幾年來沒有地方標準的重大問題。
5)明確滇池保護治理水質關鍵因子——總磷、總氮,突破性地提出TP≤0.05mg/L,TN≤5mg/L的具體量化指標。
6)完成全市35條入湖河道的污染物總量普查,滇池承載力核算,規劃設計出近四年以來每年每條河的量化污染物總量,為“三年攻堅”提供關鍵污染削減量考核依據,為生態補償機制提供核算依據。
7)完成并實施了雨污合管網系統的雨季面源污染問題的解決方案,以西山區“車家壁岔溝示范工程”作為《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技術指導意見》中的技術指導之一,并全市推廣。該治理理念的應用,破解了困擾滇池治理二十幾年的核心污染問題,為滇池水質持續向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