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這次久別重逢的相聚十分不易、成之惟艱。
經過全國人民的全力抗疫,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多數環保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回歸常態化運轉。(相關閱讀:復工進行時,這些企業共攬獲超百億環保項目)
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相關閱讀:多數項目暫停后,環保企業靠什么過關?),同時疫情也倒逼公共環境衛生升級。
疫情給環保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機遇,E20環境平臺在疫情期間曾對多家環保企業進行了書面采訪,在企業的回復中,受訪企業普遍對環境產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企業家們認為在疫情當下和過后,包括垃圾分類、醫療廢物處理、垃圾焚燒以及污水處理等在內的多個環保領域都會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和契機。(相關閱讀:疫情過后,環境產業將迎來哪些新契機?)
同時,經歷過疫情的考驗,環保企業對于行業以及自身的發展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充裕的現金流、先進的核心技術、強大的人才儲備、高效的管控能力、時髦的“智慧”能力對于企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相關閱讀:疫情過后,環境產業亟待解決的六大需求;后疫情時代,智慧化對環境產業的賦能值Double上漲)
2020年非同尋常,也非常關鍵。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
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加強,“兩山理論”的逐步深化落地,水務行業亦從以環境治理效果為核心向“生態價值聯動”升級,同步開啟由“綜合治理”向“系統性治理”的升級。水務行業資本拉動時代結束,服務增值時代來臨。
“十四五”期間,環境治理需求升級,水務系統性治理下行業迎來新的挑戰,如何以效果為導向,實現廠網河系統性聯動治理?污水廠提標改造仍將繼續,“十四五”又會有哪些新需求、新突破?三年提質增效下,市政管網將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黑臭水體治理進入“后工程時代+高質量運營時代”,企業如何布局?智慧管控成為行業的必選題,如何為服務增值賦能?污泥處置決定處理,污泥資源化能否取得技術突破?技術是高品質服務的保障,中國國情下的知識產權如何受到有效保護?PPP項目日益規范,地方財政壓力逐步凸顯,如何創新資本模式實現環境治理的可持續發展?
在此背景下,E20環境平臺將于6月12-13日(周五、周六)在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聚英廳舉辦“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
“乘風破浪‘會友’時,并肩攜手再相聚”。本屆論壇以“迭代創新 共生未來”為主題,解讀當前經濟、政策、產業發展等宏觀形勢;探討變革下的企業應對之策、技術創新、服務時代回歸等業內最具關注性的話題。論壇將邀請到產業內及金融領域內權威專家,看當下,預未來。
疫情后,在水業戰略論壇上的首次相聚,專家們將會帶來哪些分享呢?下圖將為您提前揭曉專家們的分享主題,報名參與,請識別圖中二維碼。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