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互聯網行業給傳統的環境產業帶來了科技化的現代感,“智慧”能力強的企業在應對疫情時有了更強的“免疫力”,在市場競爭中有著更強的服務能力。
近年來,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發展,智慧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尤其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云辦公、云教育甚至云蹦迪等各種云經濟迅速火熱起來。有人認為,未來的趨勢將是云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有機融合。
這次疫情給了世界經濟一個強烈的信號,也給了企業以及國家政策決策一個強烈的信號。在前不久央視《新聞1+1》白巖松對話馬云的節目中,馬云說道,如果過去互聯網技術只是讓企業活得好,從疫情過后,互聯網技術是很多企業能夠活下去的關鍵點。
環保行業正在積極搶抓這一時代新機遇,迎來新的升級和蛻變。正在興起的新一輪基建熱潮也打開了智慧環保的大門,智慧監測、智慧水務、智慧環衛等將成為新的發展業態。
正如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所說過的,“環境產業更大顛覆來自于其他行業,來自更多的思維方式。環境企業是跨界交匯的關鍵節點?!?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亦然,互聯網行業給傳統的環境產業帶來了科技化的現代感,“智慧”能力強的企業在應對疫情時有了更強的“免疫力”,在市場競爭中有著更強的服務能力。
智慧化“賦能”環保企業運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讓全國人民措手不及,同時也給環保行業帶來了挑戰。環境企業積極應對挑戰,有序推進項目復工復產。
中國水網曾統計環境產業復工復產情況時發現,自2月10日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復工返崗后,市場新簽訂單數量逐步增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共攬獲超百億環保項目。(詳情請點擊:復工進行時,這些企業共攬獲超百億環保項目)
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離不開環保企業在技術、管理能力等方面上的儲備。無人值守,遠程操控這些先進的智慧化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疫情期間環保企業的運營能力和競爭優勢。
而且,如今大多環保企業也開始了輕資產轉型,將運營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E20研究院產融研究首席研究員王新平曾表示,環境產業日益呈現出“高質量、縱深化、過程化、精細化、系統化”的服務業特征,環境行業的內生增長力將很大程度上依賴基于互聯網大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科技創新。
環保項目在建設期完成之后,運營期時間動輒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跨度非常之大。在這個越來越注重環境效果的時代,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和績效考核,順利完成項目交接,運營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智慧化的運維將有效提升環保企業的長效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
環保企業在“智慧化”上又進一步
雖然很多環保企業很早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化布局,但是在“后疫情”時期智慧布局的速度明顯加快。這其實對于環保企業來講,也是打造內生力量的一個機遇期。
近日,中國水網不完全梳理了2020年以來環保企業在“智慧化”上的一些關鍵動作。
粵海水務、深圳水務等聯合成立灣區智慧水務環保創新聯盟
1月3日,全國首個“灣區智慧水務環保創新聯盟”在深圳正式成立。本次會議由廣東粵海水務集團、深圳水務集團、酷派集團、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主辦,旨在全面整合與建設智慧水務環保資源智庫,“共享共創共贏”發揮主體的聯盟資源優勢,帶動生態產業落地。
此次會議的目標,就是將先進科技賦能智慧水務環保,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源頭防控治理能力,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粵海水務攜手騰訊云打造智慧水務生態圈
1月9日,粵海水務及旗下智慧水務平臺科榮軟件與騰訊云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成立國內首家水務物聯網聯合實驗室,在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水利、智慧管網、智慧服務、智慧工程等方面開展創新研究,探索智慧水務領域的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新應用,聯手打造國際領先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助力國內水務企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推進智慧水務產業規模化應用。
北控水務牽頭成立中國水協智慧水務專業委員會
1月13日,經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下稱中國水協)批準,北控水務牽頭的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智慧水務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未來,中國水協智慧水務專業委員會將發揮委員會優勢,整合與建設智慧水務資源智庫,為水務骨干運營企業、科研院校、設計院、智慧水務相關技術企業之間搭建智慧水務交流平臺,推動智慧水務標準體系框架的建設,全力助推水務智慧化轉型升級。
三峽集團:“智慧長江與水電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立
2月,依托長江電力建設的“智慧長江與水電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立。該實驗室是湖北省內首家依托于企業開展水電科學研究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將重點圍繞水電能源系統大數據集成、變化環境下流域氣象水文智慧預報預測、梯級水庫群聯合智慧優化調度及風險控制、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模擬仿真與智慧決策支持等4個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并為研究成果高效轉化提供高層次平臺。
北控水務北京智慧控制中心試運行
3月30日,隨著位于北京市稻香湖水廠的北控水務北京智慧控制中心接入智慧系統開始試運行,北控水務自主研發的智慧云(BECloudTM)“1+N”組團式智慧管控模式實現在北京地區的落地,開始從原有傳統管控模式向智慧化、精細化管控轉型升級。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