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六政秘〔2015〕230號),簡稱《方案》,從保障六安市水安全的高度,提出以改善水環境為核心,貫徹“安全、清潔、健康”方針,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強化源頭治理、水陸統籌,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在治理方略上,提出了“四個堅持”,即“堅持政府市場協同,注重改革創新;堅持全面依法推進,實行最嚴格環保制度;堅持落實各方責任,嚴格考核問責;堅持全民參與,推動節水潔水人人有責。”努力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
主要內容
《方案》在總體安排的基礎上,統籌各種水資源,例如地表水、地下水等,同時對工業、城鎮生活、農業面源等污染共同考慮,突出措施的系統性、綜合性,多措并舉,建立從源頭到末端全覆蓋的水污染防治體系。其主要內容可分為四大板塊。
一是目標板塊: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主要指標:斷面水質達標率、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黑臭河清除率、地下水極差率。
工作目標:近期(2020年)、中期(2030年)、遠期(本世紀中葉)
二是任務板塊:(一)全面控制排放;
(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三)節約保護水資源。
三是措施板塊:(四)強化科技支撐;
(五)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六)嚴格環境執法監督;
(七)加強水環境管理。
四是保障板塊:(九)明確落實各方責任;
(十)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二、亮點解析
1、助推經濟穩步增長。
《方案》的實施,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多贏 。
2、推進水環境管理戰略轉型
《方案》》跳出了就治污抓治污,強調綜合協同,強調抓兩頭、帶中間、快見效。堅持環境質量目標導向,把各類水體、各個區域的水環境質量狀況,作為檢驗環保工作的標準,“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穩步推進水環境管理從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 向全面改善環境質量轉型;從單一控制 向綜合協同控制;從粗放型 向精細化、專業化;從規劃考核 向一崗雙責、終身追究。根據質量目標要求,確定污染減排目標,盡快讓污染排放量降下來、讓質量好起來。
3、突出系統治理
《方案》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保護、治理和修復。推進依法治污。
《方案》概括有三大特點:
一是防治目標的全面性。目前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是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和斷面水質達標率兩項。《方案》以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提出了斷面水質達標率、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黑臭河消除率、地下水質量極差率四項核心指標,同時提出了若干具體指標。
二是防治措施的系統性。《方案》統籌各種水資源,例如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同時對工業、城鎮生活、農業面源等污染共同考慮,突出措施的系統性、綜合性,多措并舉,建立了從源頭到末端全覆蓋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體系。強調節水減污,節水就是治污,注重部門合作統籌推進。
三是保障措施的剛性。《方案》中每條、每款、每項都落實到具體牽頭單位。國家對《方案》將實行嚴格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與領導干部評價重要依據。《方案》對信息公開、公眾監督提出要求,例如:要求政府把水源地的水質、自來水廠的水質、居民生活用水水質分階段向社會公開。
關于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形勢、當前工作、貫徹落實《方案》工作建議:
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形勢喜中有憂。
六安市水環境質量總體較好,但喜中也有憂。
六安市地跨淮河、巢湖兩大重污染流域,部分斷面不能穩定達標,而且隨著考核斷面水質目標不斷提高,達標治理任務不輕;
六安市是重要飲用水水源保護地,環境敏感度高,環境隱患仍比較多,防范環境風險、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責任大、任務重;
六安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任務重,城鄉環保基礎設施薄弱;
六安市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監管能力建設與形勢任務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水污染防治主要工作
一是進一步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實施,確保年度考核和“十二五”收官考核合格。
二是結合制定《水十條》實施方案,編制大別山區水環境保護規劃。做一個綜合性、一攬子規劃,既是“十三五”水環境管理的需要,也為貫徹《水十條》實施方案發揮支撐作用;同時,可以為提出大別山水庫密集區生態補償意見提供基礎性資料。
三是實施好大別山水環境生態補償工作。
四是配合中科院武漢水生所申報國家重大水專項“淠河項目”工作。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