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福建省的經濟文化中心,地處東海之濱、閩江之畔,靈山與秀水在這里完美融合,自然與人文在這里有機統一,傳統與現代在這里交相輝映。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生活過17年半,曾經深情地說:“福州是有福之州,福州人是有福之人”。
“福山、福水、福州城”,說起福州就離不開福州的“水”,福州供水歷史的演變,伴隨著城市發展的滄桑巨變,成為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百年供水史,從“肩挑手提”,到“潤滿榕城”
將歷史的時針撥回到百年前,福州供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79年,當時福州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大量外國人涌入福州,在福州的煙臺山上辦教會、建別墅,用沙濾和明礬搭建起最為簡易的自來水廠,這就是福州市最早的自來水系統。能享受到這些自來水的,都是外國領館、教堂、修道院、教會學校和俱樂部的外國人。
當時福州百姓大部分吃的、用的水都是井水。其余則是依靠江、河、湖、塘里的水。雖然取用也很方便,但每逢枯水季節,也會相對出現水荒。而洪澇季節,飲用水又必然遭受污染,未經凈化處理的水會導致疫病傳染流行。
到新中國成立前,時任政府也曾經兩次提出建設自來水廠,由于經費和時局動蕩等原因,建設自來水廠的構想也幾度夭折。
福州的供水事業真正得到發展是在新中國建國初期。新中國成立時,百廢待興,福州市財政極度困難,然而當時的福州市政府仍堅定地把自來水廠建設列入“一五”計劃限額以上的重點項目。
1954年,福州市自來水公司(以下簡稱“福州水司”)成立,在技術與設施都受限的情況下,1956年7月1日,福建省第一座自來水廠——西區水廠正式供水,投產時供水能力達到2萬噸/日。從此,福州揭開了有真正為老百姓服務的自來水廠的歷史,實現了福州人民喝上自來水的夙愿。
繼西區水廠后,南區水廠、馬鞍山水廠、北區水廠、馬尾水廠相繼投產。1978年改革開放后,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水廠擴建擴容的步伐不斷加快,義序水廠、城門水廠、東南區水廠相繼建成。
2003年,以敖江為主水源的東區水廠投產,改變了福州市區自來水的水源只取自閩江的傳統,福州城區實現了雙水源供水。
2012年以后,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提升,國力的增強,供水事業也迎來了大發展時期,同年12月,城門水廠二期供水工程投產,為三江口建設和新區發展提供供水保障;2016年12月,飛鳳山水廠全面投產,徹底解決金山片區供水問題。2019年4月,福州鐵路水廠被福州水司接管,至此,福州鼓樓、臺江、倉山、晉安四主要城區所有小區實現了統一供水。
新中國建立后的70年間,福州市的自來水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福州城區共有8個自來水廠,供水面積覆蓋了整個福州市的鼓樓、臺江、倉山、晉安等四個城區和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供水能力達209.5萬噸/日,福州供水事業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福州清水非自來,供水保障從“源頭”到“龍頭”
福州市第一水源來自閩江及其支流烏龍江,第二水源來自連江縣敖江流域的塘坂水庫,全境位于省內,水源水質較好。在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2014年和2017年的兩次評級中,福州自來水的水質部分評分均達到5A 級。“五星級”的優質水不僅得益于福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得益于福州水司多年來的努力。
2019年,福州水司供水面積覆蓋約250平方公里,服務290多萬人口,在線用戶總數約為97萬戶,供水普及率達99%,管網總長度約4633公里,企業日供水總能力可達167.2萬噸。
福州水司目前運營福州市6個水廠,其中建國以后的第一個自來水廠西區水廠經過三次擴建,如今是福州市規模最大的水廠,承擔鼓樓區、臺江區西部、倉山區部分地區、金山開發區等區域的供水,日供水能力達60萬立方米,占福州市總供水量的45%。
福州水司多年來不斷探索更加安全的生產工藝,多次對消毒工藝進行升級。1994年,福州水司建立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福州監測站,對水源地、飲用水、凈水材料、污水、污泥等5各類別進行檢測,并在“中國福州”網站上定期公布6個水廠的水質,成為繼北京之后,主動通過外網向公眾公布水質監測結果的城市。水質綜合合格率多年來一直保持100%,領先全國其它城市。
從人民中賦能,“供水保障”到“全面升級”
黨的十九大之后,中國進入了嶄新的時代,供水改革的大幕也進一步拉開。
“十九大”鮮明指出,目前面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供水行業是離人民“初心”最近的行業,因為老百姓喝上干凈安全的水,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福利。
福州水司為解決“不均衡”、“不充分”的社會責任做了很多努力。“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指引著福州的供水人,不斷推動著供水行業的改革和升級。
2017年,福建省頒布《福建省城鄉供水條例》,進一步規范和明確了供水企業的職責范圍。同年,福州市科學調整自來水及污水價費結構,居民生活用自來水基礎價格由1.70元/噸調整為2.40元/噸,調價周期為7年,分兩次調整完畢,第一次為2017-2019年,由1.70元/噸調整為2.10元/噸,第二次調價為2020年-2023年,由2.10元/噸調整為2.40元/噸。
福州水司以水價調整為契機,在此后的供水服務中,實現了許多突破。
啃難啃的“硬骨頭”,推進老舊小區供水改造
自來水從出廠,還要經歷管網、儲存、加壓等,再通過管道輸送到百姓的龍頭,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對百姓安全用水有潛在的威脅。
福州市一些老舊小區由于建設年限較早,受限于當時的施工技術條件和管材品質,不少老舊小區供水水管破裂漏損,水質難保障,水壓不穩導致很多高層居民在夏季用水高峰時遭遇停水,又因為許多居民都是總表供水的計價方式,水費收取不明晰,公攤水費高,造成鄰里之前、居民和物業之間矛盾積累,用水問題層出不窮,長期困擾著居民的正常生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