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德衛提到,致力于垃圾焚燒發電的綠色動力在探索兩山經濟落地的路徑中打造了兩個標桿。
一個標桿是廣東惠州綠色垃圾焚燒廠,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被稱為客家僑都。垃圾焚燒區、辦公區、食宿區等建筑群都是客家風格,對周邊村民和大學進行開放,被授予“國家AA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綠色動力惠州項目不僅提升了該區域的民生質量,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另一個標桿是通州垃圾焚燒廠,非常現代的工廠,看起來像一個商場,老百姓可以坐電梯直達燃燒爐的煙囪頂,近距離感受焚燒廠到底有沒有危害。
喬德衛表示,綠色動力通過兩個標桿,踐行藍色焚燒,打造“花園式”垃圾焚燒廠,實現垃圾焚燒近零排放,最終實現藍色焚燒指標。
張超指出,道法自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本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大前提是工業化,如果只有綠水青山,而百姓生活貧困,這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綠水青山對于環保企業來講,既是與生俱來的一份責任,也是做環境產業的初心。這個世界如果只有鋼筋水泥,就失去了色彩,沒有任何價值。金山銀山是實現綠水青山的重要路徑和條件,環保行業不要避諱去談盈利,因為離開這一點很難去立足。
張超表示,錦江環境也在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兩山論”在企業的落地,不斷延展業務鏈條,努力去解決一個區域的環保問題,通過單個的點來發展緊密相連的業務,創造更高的價值。
除了垃圾焚燒之外,錦江環境在產業鏈上下游不斷拓展,業務覆蓋從垃圾收集、壓縮、中轉、清運到垃圾分類,目前也在思考水氣渣再利用、垃圾滲濾液零排放、爐渣資源化利用等問題。此外,錦江環境還利用垃圾焚燒優質熱源點來發展餐廚等與之相關聯的業務,將周邊的土地利用起來,與現代農業有機結合,打破區域和季節的限制等等。
中廣核環保是新成立的清潔能源央企,是目前最大的發電企業,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生態環保產業是公司近幾年來大力發展的產業。兩山理論產生于安吉,雷霆2005年參與了安吉的供排水業務,見證了兩山理論在安吉的產生、實踐,最終寫入黨章。
雷霆指出,兩山經濟的核心就是綠色可持續發展之道,可持續發展就是經濟理論,所有的經濟理論都要落到產業上。因此作為產業的一員,無論是民企、地方國企、央企,都有同樣的使命去踐行兩山精神。
借鑒柏林水環境治理的做法,柏林這個城市很復雜,但水環境治理做得非常好。他們的解決之道就是建立生態綜合體,建立可循環的經濟園,建立靜脈產業園,這樣極大地避免了鄰避效應,讓整個城市的發展可持續,這是應該大力推廣的環境治理模式。雷霆還表示,中廣核愿意用做核電的理念,用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理念把治水做好。
周強指出,在新安江生態補償中,通源環境參與了黃山污水、垃圾兩個大的PPP項目,受到了黃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市政污泥方面,通源環境在探索既可以變廢為寶又可以獲得經濟效益的協同資源化方法,并摸索出了一套理念:把污泥包括大量養殖畜禽糞便放在一起做有機垃圾協同處置。
在落地兩山論的過程中,民營企業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問題,周強呼吁金融機構要盡可能多地給民營企業一些支持。
黃山“兩山論”落地路徑探索與實踐
黃山市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與資源基礎,為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但繼續沿用其他城市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老套路,仍然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因此,黃山市也在探索新的發展思路。
如何在綠水青山的增量中尋找金山銀山?對話現場,參與對話的嘉賓也紛紛為黃山的發展獻計獻策。
傅濤指出,制造業的時代已經過去,環境產業最終一定是服務業,是帶著政府政策服務、標準服務和公眾引導服務為一體的系統服務業。環境產業服務必將走向社會化,一城、一策的服務體系是根本,技術、產業、金融是支撐。
傅濤表示,資源稟賦型城市必須要自己圖變,走綠色發展的路子。黃山市可以借助環境改善的契機,走生態產業化的道路,如有機農業,生產無農藥殘留的茶葉。過去,有農藥殘留的貢菊價格只有300元/公斤,而無農藥殘留、出口的貢菊價格則可以達到2000元/公斤,經濟價值提升了7-8倍。
傅濤還提到,一個企業要想成為偉大的企業,必須占據價值奇點。在引領未來的發展中,黃山要努力培育自身價值奇點,需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協同推進。未來,黃山作為“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經濟必將反超。
在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習總書記的講話中提到,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王振認為要用一體化的思想解決黃山的發展問題,杭州和黃山可以推進一體化建設,杭州可在黃山設立一體化的產業園區,將杭州的高新科技企業轉移到黃山來,吸引人才到綠水青山的地方來。另外,建立一體化的生態消費市場,提升黃山生態產品的附加值。
近日,安徽省與浙江省簽署《關于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標志著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完成第三輪續約。傅濤強調,未來在補償資金的基礎上,黃山市必須要自己圖變,走綠色發展的路子。
謝明之表示,茶企也在帶頭保護環境,徽茶全產業鏈的運作一直符合兩山論的發展。有了好的生態環境,我們才能生產出好的茶葉,有了好的茶葉,才能賣出好的價格,獲得好的利潤,回饋給茶農,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每年會有幾千萬的游客來黃山,謝明之表示,希望和政府一起把生態做好,讓更多的游客來黃山,更信賴黃山的生態產品,把農業和茶葉越做越大。
雷霆指出,黃山具備很好的水資源優勢,目前我國水環境治理由于體制的原因,基本都是九龍治水、各自為政,這造成供排水在這樣的綜合管理體制下很難取得大的突破。而且,治水治了這么多年,但是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是特別強,為什么?這是因為治水之后只是水不臭了,但不能實現“可漁可游”,供水不能實現直飲。
雷霆表示,要系統地考慮整個水環境治理效果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打破行政區劃,有一個綜合性的載體,實現供排一體、廠網一體,城鄉一體,做到五水共治,通過智慧水務的手段把它管起來。新安江治理還缺大量的資金,但具備水資源的優勢,可以把存量資產進一步放大,引進資金、技術、管理,做更多的水業務,達到可持續發展。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