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李干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動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時間:2018-09-17 09:10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三是建立盡職免責機制。要加強與紀委監委、組織部門的協調配合,對已經依照權責清單事項履行職責的,依法不予追究生態環境部門有關人員的執法責任,不能讓基層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流血流汗還流淚”。

要杜絕“一刀切”。

“一刀切”行為是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表現形式,既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也違背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初心,必須堅決反對,嚴格禁止。

一是精準施策。絕不能用“一刀切”辦法來解決全國生態環境問題,各地差別太大,一個地方百分百適合的措施,另一個地方可能就不適合。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制定政策或出臺文件時,把實際情況研究透,找準問題,把手段和目標分清楚,通過改革解決問題,切實做到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二是統籌推進督察執法整改。對生態環保督察執法中發現的問題,各地要按要求立行立改,切實解決,也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堅持依法依規,加強政策配套,注重統籌推進,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緊急停工停產等簡單粗暴“一刀切”行為。特別是對工程施工、生活服務業以及城市管理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既要強力推動,嚴格執法,又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禁止層層加碼,避免級級提速。

生態環境領域在禁止和避免“一刀切”方面總體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近期,國務院督查組在陜西省彬州市發現的過路車輛強制沖洗問題,就是一起典型的亂作為、一刀切問題。過往車輛不管是否干凈,有無必要,一律進站沖洗,每次20元錢,這是“假沖洗、真收錢”,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是治霾項目而是賺錢項目,不是添彩而是添亂,這種行為要堅決杜絕、零容忍,見到一起,查處一起,追責問責一起,絕不能讓此類問題影響了生態環保工作大局。

另外,對確有問題有瑕疵的企業,也要實事求是處理。最近我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調研了解到,雖然我們派了200個組在開展強化督查,發現了一大批生態環境問題,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得到了各方面廣泛肯定和歡迎,其原因就是實事求是,被督查對象把強化督查不僅當成了督促,也當成了幫助。督查中我們發現問題后,交給企業和地方整改。整改時間安排大家可以商量,根據實際情況,有的半個月,有的一個月,有的兩個月甚至更長,不是發現問題馬上問責或一關了事。這種實事求是的處理方式,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形成了共同開展生態環保工作的良好局面。

去年我們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交辦了38900多個問題,今年全部還要復查一遍。據反饋,這些問題中的99.91%都得到了很好解決,如果每年都能解決同樣數量的問題,幾年下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必見成效。

要堅持分類整改。對于具有合法手續且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不得采取集中停產整治措施;對于具有合法手續,但沒有達到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應根據具體問題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給予時間;對于沒有合法手續,且達不到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特別是“散亂污”企業,要依法依規查處,將其清理出去,這對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社會穩定都有積極促進作用。

第三,著力轉變工作作風,以更高標準優化政務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變政府部門“端菜”為企業和群眾“點菜”,努力提高行政辦事效率,全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要全面優化政府服務行為。

一是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面梳理生態環境審批事項,認真查找影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優化審批事項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讓企業群眾辦事更方便、更便捷、更有效率。

二是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認真落實國辦《關于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通知》,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對必要的證明要加強互認共享,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舉證,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企業和群眾的“辦證多、辦證難”問題。

三是提升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全力推進生態環境服務事項進駐政務大廳辦理,2019年基本實現“應進必進”。構建“一站式”辦事平臺,實現“一個窗口”“一次辦成”,做到行政審批事項進駐大廳到位、審批授權到位、監督管理到位。

要創新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方式。

一是積極探索用市場手段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市場化進程,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境領域。積極推動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發揮國家對綠色投資的引導作用。完善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綠色投資體系,推進社會化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大力發展環境服務業,探索區域環境托管服務等新模式,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深化排污權交易試點,發展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

二是穩步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服務社會化。創新生態環境監測等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有序開放生態環境監測市場,鼓勵社會監測機構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行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清潔生產審核、企事業單位自主調查等監測活動。切實加強對社會監測機構的監管,努力營造公平、誠信、有序的生態環境監測市場,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三是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部門行政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等五公開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環境訴求,主動公開相關信息,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良的生態環境信息服務。建立健全生態環保信息強制性公開制度,督促重點排污單位及時公布自行監測和污染排放數據、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生態環保違法處罰及整改等信息,對排放不達標設施的設備提供商、運營維護單位等信息予以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1...345678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