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實錄丨生態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時間:2018-09-01 09:45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五是最大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組建技術團隊,開展定期培訓,提高基層環評工作能力。建立全國環評審批聯網信息系統,實現環評文件網上報送,“不見面”審批。

六是最大力度激發了市場活力,現在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辦事更便利了,行政審批工作量大大減少了,市場主體經濟負擔也減輕了,項目“落地”速度也較以前加快了許多。

環評“放管服”改革取得一些初步成績,但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還有不足,與市場主體的期望還有差距。當前,全國生態環保系統正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評將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謝謝各位!

劉友賓:下面,請汪鍵副司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

汪鍵: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生態環境部近日下發了《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李干杰部長在全國視頻會上也進行了部署,下面我就《指導意見》的內容進行一個簡要的說明。

深入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是推進生態環境部門職能轉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重要抓手。

近年來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是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生態環境事業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加。提升服務能力,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動力,促進建立公平的營商環境,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日益迫切。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生態環境部出臺了這個《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立足于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引領、分類施策和落地見效的原則。通過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一系列改革的落實,力爭實現兩個方面的目標。

一是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生態環境管理效能大幅度的提升。

二是拉動有效投資,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發展環保產業,切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突出進一步簡政放權,這部分是以環評審批改革為重點。剛才崔司長已經做了介紹。

二是突出加強環境監管執法,通過深化生態環保督察、嚴格執法、杜絕一刀切,來壓實責任,促進高質量發展,為守法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三是突出優化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和生態環境科技支撐,全面提升發展保障能力。

四是突出發展環保產業,通過污染防治攻堅戰帶動生態環境項目實施,充分釋放環保產業有效需求,加強環保產業的規范引導,促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五是突出創新綠色金融,落實價格財稅政策,積極推動綠色生產和消費,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文件已經發給各位記者了,我也愿意配合崔司長來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謝謝大家!

劉友賓:下面,請大家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中央電視臺記者:根據“放管服”精神,環境影響評價不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準條件,請問這是否會留下審批不嚴等隱患?如何避免一些企業鉆空子導致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出現?

崔書紅:感謝你的提問。我認為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環境影響評價不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準條件,由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是優化審批制度的重大舉措。這并不意味著,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項目沒有經過環評審批就可以開工建設。法律明確規定,需環評審批而沒有經過環評審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否則屬于“未批先建”。對“未批先建”行為,法律的處罰和對相關人員的處分是相當嚴厲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建設單位要按總投資額的1%-5%予以罰款,這是新修訂的《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

二是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三是“未批先建”被責令停止建設但拒不執行的,還可以對相關人員處行政拘留。

四是對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問題的環評違法項目,還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徹底消除隱患。

五是根據“兩高”司法解釋,對污染環境犯罪,還可以判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創新機制手段為重點,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是健全監管體系,加強執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實施排污許可制,對“未批先建”行為實行嚴管重罰。

二是創新監管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及時發現違法行為。主要是以信息化促監管手段多元化,利用大數據提高監管整體能力,逐步實現全面、實時的環境監管。

三是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監管體系,將環境保護失信個人、企業信息納入誠信“黑名單”向社會公開,并實行跨部門、跨領域的聯合懲戒。在今天上午的視頻會上,李干杰部長還就此作了專門的部署,要求加強與各部門聯動,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我們相信,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化,環境守法氛圍不斷強化,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將得到更好地落實,謝謝。

1234567...9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