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管控機制
污染物水質監測
博天自主研發智慧IRIVER軟件
應急處理體系
輿論氛圍
在項目運營管理階段,郭紀光重點分享三點經驗:
(1)經營性土地的獲取途徑需要在合同中明確,從事環保行業的人士,可能對國家的土地體系不是很清楚。目前國土局將國家用地劃分為H建設用地與E非建設用地;規劃局將城市建設用地分成8大類別:R居住;A公管與公服;B商服;M工業;W倉儲;S交通;U公用設施;G綠地;為防止后期出現扯皮、推諉等不良現象,前期合同要將經營性土地納入合同中;
(2)調價機制要明確,運營費管不住20年,調價機制要涉及CPI,利率,水產化、電費等內容;
(3)隱性的設計費,運營合同中暗含著經營設施的“精裝費”或重大固定資產重修時的“設計費,所以提前要想到。
郭紀光主旨發言引起在座嘉賓關注,他分享的不僅僅是博天環境在水環境領域做了什么,而是基于公司項目遇到的問題,為大家分享投標和水環境PPP項目實施當中要回避和躲過的“坑”,頗具參考價值。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