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2018(第三屆)供水高峰論壇上,來自上海城投南方水中心的舒詩湖博士、江西省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柏樹、常熟中法水務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龔禮明、佛山水業集團黨委委員趙向陽分別分享了各家在二次供水和城鄉一體化領域的服務經驗。該環節由E20環境平臺合伙人,中國水網主編谷林主持。
舒詩湖:上海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與信息化管理
上海城投南方水中心的舒詩湖博士分享了上海市居民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信息化管理經驗。舒詩湖介紹,除了閔行區之外,上海市目前普遍采用低壓供水的模式,管網壓力直供至三樓,對三樓以上的用戶采用二次供水。
舒詩湖表示,上海二次供水的改造分三輪進行,第一輪改造在2007年左右,在世博會之前改造了世博園區周邊近6千萬平方米,由市政府、區政府、水司和業主共同出資;第二輪則計劃在2014年到2020年之間以每年2千萬平方米的速度進行改造,實際中心城區在2017年底基本完成改造;第三輪主要是郊區建成區改造,有4358萬平方米,預計2018年基本完成。上海采用的模式是改造一批再接管一批,計劃將在2020年前實現供水企業全面接管。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出資負責水表和水表箱的改造。二次供水的改造嚴格按照二次供水管理技術標準體系進行,從設計施工到驗收維護,都按照上海市地方標準和上海市水務局的標準進行。部分水箱改造時采用萬朗集團的PE板材內襯水箱,能有效保障水箱水質。水箱內水質的管理也有嚴格的監控,包括對溫度、濁度、余氯、pH值的監測。
目前,自來水公司已經監管了包括1億平方米的二次供水設施,正在考慮是否建立區域性的集中的加壓泵站,來代替周邊非常多的小區泵房,以減少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上的壓力。考慮到人力監管二次供水設施的難度,上海城投南方水中心選擇通過信息化平臺來進行水質的監測,包括流量壓力,包括水位、水泵、電機運行狀態的監測,形成了一個動態的實時監測監管體系。二次供水綜合服務平臺集成了監測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同時還有綜合服務體系,可以進行報修服務及信息發布,進行綜合的維修管理。在平臺上可以進行泵房全景監控及數據展示,并對超出預期的情況進行報警處理。這個二次供水管理信息化平臺也與手機APP相結合,可對數據進行實時查詢。
舒詩湖強調,上海城投水務集團從前期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到后期的設備維護和水質監測,力求對上海的二次供水進行全方位的管理運營,保證上海市民的用水安全和生活便利。
柏樹:江西水務“樂平模式”打造城鄉供水一體化標桿
江西省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柏樹向與會嘉賓分享了江西水務在全省推進的城鄉供水一體化模式。
柏樹表示,農村供水設施老化,建設標準低,管理服務水平弱等問題一直以來都在影響農村居民的供水保障和水質安全。城鄉供水一體化里面的二元割裂問題主要癥結有兩點,一是在于管理體系上的差異,城市供水由城建部門負責,而農村供水是由水利部門負責;二是運營主體的水平差異,城市供水是由運行較為成熟的自來水公司進行運營,管理規范性較高,而農村供水缺乏專業的管理,經營主體多為個體或私營企業,專業性和責任心均有所欠缺。柏樹指出,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意義就是讓農村居民享受到“四同”——即與城市居民同質、同價、同網、同服務。
柏樹對江西水務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操作模式進行了分享。柏樹指出,江西水務與地方政府進行城鄉供水一體化服務合作的主要原則是“三變”和“三不變”:責任主體由政府變成企業,投資主體由政府變為企業,供水范圍由城市變為城鄉供水一體化;企業的性質和資產的屬性不變,職工的工作不變,地方政府的領導地位不變。柏樹指出,“樂平模式”是江西水務的成功案例,五年時間內企業和政府累計投資9.2個億,在樂平全市2千多平方公里范圍內,新建改造了供水系統,實現了供水能力由原來的3萬噸/天增加至20萬噸/天,解決了90萬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在水廠設計改造過程中,江西水務實現了“一統籌”和“五統一”:統籌規劃全市的水管網進行統籌的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水價、統一水質、統一標準、統一服務。
柏樹指出,江西水務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成果十分顯著。“樂平模式”在省內迅速復制,產業規模快速擴大,融資能力不斷增強,產業模式日趨多元化,可持續發展態勢日益顯現,規模優勢逐步凸顯。十三五期間,江西水務將投資21.5億元,解決貧困戶13.3萬戶,47.85萬貧困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約占全省十三五規劃期間總貧困人口的35%。瑞金市原計劃2020年完成的城鄉供水一體化目標僅用8個月時間就全部實現,相當于原樂平市正常需要花費5年多時間的農村自來水工程量,這充分體現了江西水務的規模優勢。“樂平模式”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認可。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