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補農村短板,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環境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村鎮污水處理率將達60%,后十三五時期預計市場空間剩余1200億。然而,徜徉這一浩瀚的市場還有很多亟待厘清和解決的問題。破解村鎮污水治理難題,實現鄉村振興,是新時代生態循環大變革下面臨的時代命題。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6月14日,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8(第四屆)環境施治論壇”在湘江之畔的美麗長沙正式開幕。
本次論壇以“新時代下的生態循環大變革——村鎮污水治理新思路”為主題,從“宏觀政策、市場盤點、成果發布、案例解讀、產業未來”五大維度,解讀政策背后市場機遇,分享村鎮污水治理經驗,解析村鎮污水商業模式,揭示行業未來競合態勢。
論壇邀請到部委領導、行業專家、企業決策者、技術研發人員、行研機構代表、金融資本代表、行業媒體人在內的300多人齊聚星城。
現場簽到
村鎮污水治理政策解讀、技術解析、經驗分享
薛濤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
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薛濤在開幕致辭中代表論壇主辦方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誠摯的歡迎。
薛濤指出,環境施治論壇至今已走過四個春秋,聚焦不同時期環境戰略、環境熱點問題,以環境施治效果落地為目的,尋求在不同細分領域,為地方政府和環境企業提供區域環境系統解決方案。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村鎮污水治理有望形成一個新的市場,并對環保企業及整個產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值得各方關注。
逯元堂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PPP中心主任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PPP中心主任逯元堂作了對未來村鎮環境、污水治理的政策展望及經驗分享,他指出,農村環境形勢嚴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中的短板。完善體制機制是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要著力強化層級之間和部門之間兩個維度的合力。實行因地制宜是提高環境治理效率的基礎,應推行差異化的適宜技術。此外,強化按效付費,推行PPP模式是提升治理效果的重要途徑。
王洪臣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探析了中國農村污水治理的主流技術,他認為改廁、收集、處理應同時進行,村鎮污水處理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有主流技術,能簡單地天天正常運行著的,才是農村污水處理的主流技術。
陳盛 福建省招標采購集團有限公司PPP咨詢中心總經理/福建省閩招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接下來,福建省招標采購集團有限公司PPP咨詢中心總經理/福建省閩招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盛介紹了福建省龍巖市四個縣(區)鄉鎮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PPP項目。他建議,應簡化前期審批流程,建立農村污水的相關標準規范,跨區域統籌設立單一項目公司。以“政府投入公共服務為主,農民繳費參與公益事業為輔”的原則,建立農村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長效資金保障機制。
秦剛 世界銀行高級供排水專家
世界銀行高級供排水專家秦剛分享了世界銀行在中國的項目經驗,他建議,規劃及政策的制定,要預先考慮運維服務商及用戶(農戶)。要采用造價低,建設及運營成本低,操作簡單的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技術上的“百花齊放”不利于運維。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