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為本,也讓博天收獲了一個牢不可摧的團隊。現在博天的核心管理團隊有13個人,平均年齡在43歲,在公司的平均服務年限12.8年,他們的平均財富增值都已過億。
回顧過去,博天環境的團隊經歷了特別難的一段時間。博天環境在2005年到2008年也經歷了非常艱難的三年,趙笠鈞感慨,當時九個核心管理人員都把自己家的房產拿出來押給銀行,是團隊的信任和堅守,讓公司挺過了生死一線的關口。
現在,博天環境又提出了多元柔性的人才戰略,旨在繪制優秀人才的發展藍圖,提供財富共享平臺,打造人才與公司的共同生長機制。讓每一位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事業伙伴、商業伙伴或戰略伙伴,為包括普通員工、高級管理層、外部合作伙伴等都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
追求卓越是堅定的信念。2017年底博天環境的一個項目獲得了國家優質工程獎,這也是我國在工程領域的最高獎。博天環境的團隊從細節中做出了格局。過去環保作為末端行業,客戶并不愿意投入很多資金。“但當你堅持品質,就會贏得更多可持續的機會?!?p style="text-indent: 2em;">不斷創新是發展的源泉??蛻舻男枨笫遣粩嘧兓?,不能因循守舊,博天從做EPC項目,不斷進化到多元版塊,進化出不同的平臺。
以前趙笠鈞在各種場合都強調品質、速度、信任,在此基礎上,現在他開始強調專注、極致、持續。過去追求有規模的增長是企業擴展的需要,但專業的平臺要強調術業有精專,因此,趙笠鈞要求公司的各個版塊都要做到相應領域的前兩名。
趙笠鈞認為,創新不是顛覆,而是生長進化而來的。每個人都需要壯大野心,但這個野心不是利己心而是利他心。
持中守正是存續的保證。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一個企業不能只考慮今天的事情,要想未來更長遠的事情。企業要有更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在今年的水業戰略論壇上,趙笠鈞提出,“以王者之心,聚王者之力,行王者之道,而后大業成”。王者之心就是責任之心,環境企業應該具有王者之心。趙笠鈞指出,環保行業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行業秩序,所以企業要努力讓自己成長的更快,擔當起更多的責任。而這些責任和使命會讓企業更勇敢。
企業要順勢而為,擁抱變革
趙笠鈞總結博天的戰略是“順勢而為”,“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友商,其實你的對手是時代。”順應大勢,就要抓住時代的趨勢。
美麗中國已經給出了時間表:到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2050 年,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調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趙笠鈞提出,到2050年,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時候,環境產業的機會又在哪里?
在諾基亞占據世界霸主地位的時候,蘋果也只用了兩年就把他擊敗了。微信出現以后,電信運營商的短信業務就受到了威脅。公司都會有慣性,團隊也不容易做出改變,人總喜歡做自己習慣做的事情,可能會錯失或者是錯判很多事情。德魯克說,在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
趙笠鈞認為,現在環保行業正處在一個動蕩的時代。行業競爭相當激烈,行業依存的行業結構也在不斷轉型升級,水、氣、土三個十條的出臺等等,都帶給行業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些挑戰也絕不能用過去的思維來應對。
“要站在遠處等未來。”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就是最大的綠色動力。環境產業已經不能只停留在末端治理環節。過去人們覺得能夠穿上有質量的衣服,住上有質量的房子就是很好的生活了?,F追求的是從品質到品位,不僅要穿得質量好,還要穿出品位。
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等部門的成立,都帶來了新的變化趨勢。生態環境部成立后,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從排放性的管理到環境正外部性管理的轉變。如果把環境容量做大了,環境接納量也會增加。趙笠鈞表示,在這樣的時代下,一定要放大你的眼界。
去年趙笠鈞完成了對開能環保的收購,兩大上市平臺:博天做大環境,開能環保做人居健康。
尼采說,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因此企業要有更大的發心和愿景,對于博天來說,接下來的三年,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全球業務布局。有了這樣的目標和市場的導向,企業就知道發展的方向。
趙笠鈞強調,博天要向著世界出發,希望2035年躋身世界500強。要成為世界級的公司,今天就要反觀自己,要有什么樣的團隊,要有什么樣的格局。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辈┨飙h境每年都會列出一個發展主題。從2013年的技術創新,到2014年的組織變革,到2015年的組織進化,再到2016年的創新驅動。2017年5月,在穿越沙漠之行前,又提出了要確立領先的人力資源戰略。
今年,博天環境又提出了321戰略規劃,其中很多業務的布局,都是向邊際收益更好的項目上發力。對于邊際成本很剛性的部分,會想辦法提升項目的質量,選擇對的客戶,然后做出調整。從未來出發,今年對博天每一個人來講,都要經歷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
博天過去講技術和模式創新,現在就提出五個維度:產品、技術、服務、模式、供應鏈。趙笠鈞認為,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逆向想一想。供應鏈的創新是接下來一段時間,企業創新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愿景是見自己,使命是見眾生。要用理想聚集力量,用使命達濟他人,用變革重塑自我。”趙笠鈞表示,要順應趨勢,做出改變,這樣才能更從容的面對未來。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