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渭南市城鄉規劃管理局發布了《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草案),草案提到有關的市政基礎設施和環衛規劃如下:
1.海綿城市
重點推進包括“勝利大街-渭清路-渭河大堤(規劃河堤路、堤底路)-湭河大堤、樂天大街-前進路”范圍內約16.68平方公里,以及濱水西區范圍內約6.2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重點地區建設。
2.供水工程
規劃2030年中心城區供水設施能力達到67.1萬立方米/日。
主城區供水設施能力49.6萬立方米/日,保留東水廠、南水廠、高新區二水廠,新建北水廠、南塬水廠,將渭陽水廠和高新區一水廠調整為備用水廠。
華州區供水設施能力7.5萬立方米/日,保留華州二水廠,新建華州三水廠,將華州區一水廠調整為備用水廠。
鹵陽湖組團供水設施能力10萬立方米/日,新建鹵陽湖水廠。
3.污水工程
新建城區采用雨污分流制,建成區結合舊城改造逐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
規劃建成污水處理廠8處,小型污水處理站2處,污水設施總規模達到42萬立方米/日。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5%以上,污水廠出水達到《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030年中心城區污水量38.4萬立方米/日,其中主城區28.1萬立方米/日,華州區4.3萬立方米/日,鹵陽湖組團6.1萬立方米/日。
4.雨水工程
雨水量計算采用渭南市暴雨強度公式,重現期采用3年-5年,重要區域采用5年-10年。主城區有效應對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華州區、鹵陽湖組團有效應對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
主城區中心組團分為4個排水分區,西部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渭河,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東南分區及老城區雨水排入湭河;主城區高新區分為3個排水分區,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南部2個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渭河;經開區分為2個排水分區,南部分區雨水排入渭河,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
華州城區分為2個排水分區,北部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二華干溝,南部分區雨水分別排入石堤河和就近水系。
鹵陽湖雨水按就近分散的原則排入就近湖泊水系。
5.再生水工程
規劃到2030年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40%,再生水利用規模達到15.3萬立方米/日,其中景觀澆灑和工業替代用水參與供水平衡,水量為10.4萬立方米/日。
規劃再生水廠與污水廠合建,再生水廠以污水廠出水為水源,中心城區共建設再生水廠8處,規模合計16.5萬立方米/日。
環衛工程
2030年中心城區人均垃圾產生量為1.1公斤/人˙日。
垃圾處理場站規劃:主城區、華州區近期以馬家溝垃圾填埋場、高塘鎮垃圾填埋場為過渡方案,并擴建現狀高塘鎮垃圾填埋場為綜合環境處理園區,集生活垃圾填埋與焚燒、污泥處置、建筑垃圾處理、醫療垃圾處理功能于一體,中遠期結合生活垃圾熱值變化情況,適時建設垃圾發電廠;原馬家溝垃圾場站滿庫容后封場處理;
建議鹵陽湖新區生活垃圾以蒲城生活垃圾焚燒廠為終端處理方案,并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適時在鹵陽湖新區周邊地區選址建設鹵陽湖生活垃圾處理場站。
垃圾轉運站規劃:中心城區轉運站設置標準按服務半徑2公里、規劃日轉運量≤150噸/日。主城區共設置垃圾轉運站16座,華州區設置4座,鹵陽湖組團設置5座。在各住宅小區必須建設垃圾分類收集站(點)。
環衛工人休息場所:中心城區按照1座/萬人的標準設置環衛工人休息室。
環衛停車場規劃:按照2.5輛/萬人、用地為150平方米/輛標準設置。主城區建設5座,華州區建設1座、鹵陽湖組團建設2座、每座按照0.5公頃-0.6公頃預留。并按照間距不大于1.5公里/處的標準設置灑水沖洗車輛供水器、按照服務半徑0.9公里/處-1.2公里/處設置車輛清洗站。
公廁規劃:按照3座/平方公里-5座/平方公里的標準增加公共衛生間的規劃設置,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進行落實。
具體詳細內容如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2016年3月市政府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草案),(以下簡稱《規劃》)。2017年8月市人民政府常務會審議原則通過了《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草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現予以公示,請廣大市民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公示時間:
2017年11月7日至2017年12月7日
二、公示方式和地點:
1.市政府網站:http://www.weinan.gov.cn
2.市規劃局網站:www.wngh.gov.cn
3.渭南市規劃展示館公示:
地址:樂天大街與三賢路什字西南角渭南市博物館二樓
4.渭南日報
三、意見及反饋方式:
1.通迅地址:渭南市車雷大街69號市民綜合服務中心主樓,渭南市城鄉規劃管理局編制研究室(515室)。
2. 聯系人:張頌梅 電話:0913-2931519
3. 電子郵箱:ghbyzx@126.com
特此公告!
渭南市城鄉規劃管理局
2017年11月6日
《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草案)
一、現狀概況
現行渭南城市總體規劃,自201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已實施五年。按照現行總體規劃,渭南持續推進城市跨河發展和東拓戰略,將華州、鹵陽湖兩區納入中心城區,城市框架逐步拉開,多組團式總體布局初具雛形。截至2016年,中心城區現狀人口約54萬人,建設用地面積約68平方公里。規劃實施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中心組團、高新組團、華州組團的主、次干路道路主骨架基本成型,城市對外交通情況顯著改善,多層次、網絡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公共服務設施總量發展迅速,總體規劃確定的市級、組團級、居住區級三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建設初見成效。各項建設穩步推進,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城市品質,加強了中心城區的帶動作用。
二、規劃期限
近期2016年-2020年
遠期2021年-2030年
三、規劃范圍
本規劃包括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區規劃和中心城區規劃三個層次。
1.市域城鎮體系規劃范圍涵蓋渭南市行政轄區全域,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
2.城市規劃區范圍包括臨渭區、華州區行政轄區全域,以及納入中心城區的鹵陽湖新區范圍,涉及黨睦鎮全域,以及陳莊鎮、荊姚鎮、龍池鎮、張橋鎮、劉集鎮部分行政村,總面積2695.1平方公里。
3.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包括主城區、華州片區和鹵陽湖新區,總面積747.0平方公里。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