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7年已近尾聲,“水十條”中的“階段考”即將拉開帷幕。根據環保部公開數據,各地水環境治理有所進展但發展不均。為推動各地按期完成2017年目標任務,環境保護部擬于2017年9月開始,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赴遼寧、黑龍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云南、寧夏等9個省(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督導工作。
水十條中2017年目標集錦
工業污染防治
2017年底前,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干熄焦技術改造,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制藥(抗生素、維生素)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
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園區資格。
城鎮生活污染治理
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到2017年,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于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
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
控制用水總量
2017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和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劃定工作。
加強城鎮節水
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
推行綠色信貸
于2017年底前分級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
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
2017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海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嚴格環境風險控制
2017年底前公布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對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行嚴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
推行排污許可
2017年底前,完成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建設。2017 年底前完成其他(國控重點污染源及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地區污染源于 2015 年底前完成)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
加強近岸海域環境保護
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2017年底前完成環境激素類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調查,監控評估水源地、農產品種植區及水產品集中養殖區風險,實施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
整治城市黑臭水體
于2017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
保護水和濕地生態系統
2017年底前,制定實施七大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
完成數據一覽
根據環保部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進展情況”,重點任務進展數據如下: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地表水343個不達標的控制單元中,325個編制實施了達標方案,占94.8%,涉及重點工程7937個,投資6674億元;18個控制單元尚未完成方案編制公開,主要分布在廣東、河北、陜西、四川、甘肅。全國完成飲用水水源綜合整治項目2203個,水生態保護項目639個,地下水污染防治項目85個,河口海灣污染防治項目43個。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100個黑臭水體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927個,占44.1%;河北、山西、遼寧、安徽4省的城市黑臭水體尚未開工整治比例超過30%。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681個黑臭水體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348個,占51.1%;濟南、青島2個城市有3個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尚未開工。
在工業污染防治方面,造紙、鋼鐵、印染、制藥、制革、氮肥六個行業已完成清潔化改造企業1762家,完成率達84.6%,廣東、安徽、四川、山東、湖南、遼寧等6個省未完成企業相對較多。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1968家已建成集中污水處理設施,1746家已設置在線監測裝置,完成率分別達到80.6%、71.5%,云南、甘肅、新疆、青海等4個省(區)完成率低于50%。全國累計完成7.5萬個地下油罐更新為雙層罐或設置防滲池,湖南、廣西、上海、西藏、江蘇、內蒙古、浙江、天津等省(區、市)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工作相對滯后。
在城鎮生活污染防治方面,全國新(改、擴)建污水處理設施809個,其中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內173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新建污水管網17萬公里,新建再生水處理能力300萬噸/日。天津、江西、內蒙古、廣西、新疆、湖北、廣東等省(區、市)工作相對滯后。
在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方面,全國累計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4.9萬個,面積63.6萬平方公里,累計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21.3萬個,山西、吉林、黑龍江、湖南、廣西、海南、西藏、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4個省(區)未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且關閉搬遷工作進展緩慢。2017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為2.8萬個建制村,已開工建設2萬個(建成8509個),青海、吉林、天津、廣西等4個省(區)工作滯后。
接下來……
對于“水十條”要求與進展之間的差距,環保部也做出了系列反應,包括專項督導工作及針對性推進方案的發布:
為認真貫徹《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工作要求,推動各地按期完成2017年目標任務,環境保護部擬于2017年9月開始,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赴遼寧、黑龍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云南、寧夏等9個省(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督導工作。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