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十條和市場發展背景下,化工廢水將是“十三五”工業水污染防治的重點。專心致力于化工廢水治理15年的江蘇藍必盛化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偉群認為,“水經處理后要回用,有毒物質轉化為資源,這是化工廢水治理的出路。” 對于公司發展,他介紹:“我們在這一行的發展目標也不是規模最大,而是追求不可替代性……不一定做行業第一,但一定要做行業的唯一?!?/p>
水十條勒緊化工水污染 每年化工廢水市場空間約2千億元
2015年4月,水十條發布,多項條款涉及化工行業。依據規劃,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區的化工企業治理加速:蘇州將加快推進化工企業入園進區,2017年底前全市化工集中區和工業小區外的化工企業必須全部關停?;ご笫∩綎|2016年5月以來已關閉651家化工生產企業,責令整改2157家化工企業……
《科技日報》不久前報道,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有各級各類化工園區約850個,化工園區已成水污染重災區?;ぬ貏e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成分復雜、毒性高,被公認為是最難處理的工業廢水,處理成本也居高不下,是擺在行業可持續發展面前的一道難題。業內人士表示,化工廢水無疑將是“十三五”工業水污染防治的重點。
而民生證券在去年水十條出臺前曾發布研報:2013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為695.4億噸,其中化工行業廢水排放量為93億噸,處理量為41億噸,處理比例僅為44%。合計存量與增量市場,我國化工廢水每年市場空間為1993.9億元,是城市污水的近3倍。
化工廢水要做好4個方面的平衡 有效的廢水資源化是出路
由于化工行業布局與我國環境敏感區、重點流域高度重合的原因,對化工企業廢水控制的指標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格;而在缺水地區,對化工企業用水量也逐步會有更嚴格的限制,這都對化工行業廢水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來,包括化工企業和治理企業,在這方面進行了多方面努力,在處理工藝的前端或者后端,通過分質分類收集處理,圍繞將有毒有害物質資源化,降低化工廢水毒性和處理難度。在此,江蘇藍必盛化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必盛”。企業之前名為:江蘇藍興化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偉群接受《中國環境報》時介紹,化工廢水的分質分類要做得更加精細。不要只盯著COD或是氨氮等單個指標,而是要做好4個方面的平衡: COD、鹽、水、氮;前端后端的分質分類處理相結合,盡量將物質循環回到化工生產過程中去。結合水十條要加強工業水循環利用,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水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蔣偉群認為,“水經處理后要回用,有毒物質轉化為資源,這是化工廢水治理的出路?!?/p>
藍必盛自2001年成立15年來,長期致力于高濃度有機化工廢水的治理及資源化、化工環保新技術、新工藝研究和實踐。2016年8月新三板掛牌(證券代碼:838160)。是“國家火炬計劃宜興環保裝備制造及服務特色產業基地骨干企業”,已獲得江蘇省環境污染治理化工廢水治理甲級資質等專業資質,可為化工行業提供全方位先進的廢水治理及資源化服務。
不一定做行業第一 但一定要做行業的唯一
公司注重研發平臺建設,于2009年公司成立“無錫市高濃度化工廢水處理成套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成立“江蘇省化工廢水深度處理與回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與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形成產學研合作。提出化工廢水細分領域的概念,專門設立“宜興藍必盛化工環保技術研究院”,是首個在概念上細分化工廢水處理領域的研究機構。研究院下設農藥染料廢水處理、化工醫藥廢水處理、物化技術和生化技術四大研究所、以及分析檢測中心和2000平米的中試場。致力于攻克化工行業廢水高COD、高鹽分、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產品種類多等技術難點和行業難題,以及化工廢水零排放與資源化等課題,每年對150家企業廢水進行小試,已采集近2000家化工廢水進行了小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數據庫。(下圖為其研究所和中試車間)
藍必盛目前擁有“物化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深度處理技術”、“資源化技術”等專利技術二十余項(70%為發明),被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染料、顏料、助劑等精細化工行業及化工園區污水處理項目,為近200個客戶提供了服務,業務范圍覆蓋全國19個省與自治區。重點合作客戶如下:
在11月18日藍必盛15周年慶典上,蔣偉群分別與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代表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化工細分行業內大客戶服務,將是藍必盛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同時在現場,為中韓環保技術研究所、中歐化工合作技術平臺進行揭牌,如下圖:
與合作伙伴一起為中韓環保技術研究所、中歐化工合作技術平臺揭牌(左二為蔣偉群)
江蘇省環保產業協會領導及合作企業代表等共同切開藍必盛15周年慶典蛋糕
經過多年的發展,藍興環保的業務模式已經趨向于成熟穩定,目前公司的業務模式主要包含:EPC、投資運營(ROTBOTBT)、技術咨詢服務(圖紙設計、專用設備制造、工藝研發、設計工程化、檢測檢驗、技術培訓)、設備租賃以及合同能源管理。
以15年的技術和市場積淀,藍必盛將重點關注化工污染治理零排放和園區治理。蔣偉群介紹,在化工廢水治理上,只有突出技術的唯一性,才是競爭的根本。 “如果只有我們能經濟有效地解決治理企業的問題,那化工企業只能做出選擇。作為專業治理企業,我們在這一行的發展目標也不是規模最大,而是追求不可替代性。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做精細化工行業一站式環境綜合服務商。不一定做行業第一,但一定要做行業的唯一。”
【附】藍必盛部分項目案例
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多菌靈廢水治理工程:
項目簡介: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是生產農藥、氯堿、精細化工產品的企業,公司控股的江蘇揚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農藥生產企業之一。其寧夏分公司以多菌靈產品為主,生產廢水水質、水量復雜,有機物、氨氮、鹽濃度高。
水質指標:
藍必盛定制方案:對多菌靈廢水以高級氧化技術為核心,進行氯化鈣回收,實現了資源化利用,并輔以藍必清高效生物菌技術實現了廢水的達標排放。
青島雙桃精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染料廢水治理工程:
項目簡介:青島雙桃精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九十年歷史,是中國化學染料工業的先驅。主要生產化學染料等,其生產廢水成分復雜污染因子種類較多,是染料行業典型的高COD、高氨氮、高色度、高鹽分廢水,處理難度極大。
水質指標:
藍必盛定制方案:對廢水進行了近半年的中試實驗的論證,開發出染料行業廢水達標治理的耐鹽菌生化處理新工藝,實現了含鹽染料廢水零排放,為企業徹底解決了染料廢水處理難的瓶頸問題。目前,項目運行經濟、穩定、效率高。
編輯:李姝樂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