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已經印發。方案提出,推進全省燃煤電廠(包括共用電廠和自備電廠)升級改造,到2018年,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暫不含W型火焰鍋爐和循環流化床鍋爐)全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不具備超低排放改造條件的機組要實施達標排放治理,依法依規實施淘汰關停。進一步深化鋼鐵、建材、石化、有色、焦化、現代煤化工以及燃煤鍋爐污染治理,對已建脫硫脫硝設施但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逐一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快實施升級改造,確保穩定達標排放。所有燃煤電廠、鋼鐵企業的燒結機和球團生產設備、石油煉制企業的催化裂化裝置、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都要安裝脫硫設施,每小時20蒸噸及以上的燃煤鍋爐要實施脫硫。除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外的燃煤機組均應安裝脫硝設施,新型干法水泥窯要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并安裝脫硝設施。燃煤鍋爐和工業窯爐現有除塵設施要實施升級改造。全文如下: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西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贛府發〔2017〕24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江西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
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項工作積極有序推進。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8.2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7.92%、10.47%、11.15%和15.38%,超額完成節能減排預定目標任務,為經濟結構調整、環境改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
二、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
當前,全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優化明顯加快,能源消費增速放緩,資源性、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發展逐漸衰減。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我省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產業發展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能源需求呈剛性增長,受省內資源保障能力和環境容量制約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影響,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十三五”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各地、各部門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全局意識、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下更大決心,用更大氣力,切實將節能減排工作推向深入。
三、形成全面促進節能減排的工作機制。
要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建設,著力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進一步落實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節能減排負總責、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要求。要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節能減排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細化和完善管理措施,落實目標任務。要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大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推廣力度,真正把節能減排轉化為企業和各類社會主體的內在要求。要進一步增強全體公民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有效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促進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
四、進一步強化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
省政府每年組織開展各設區市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省發改委負責承擔省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綜合協調,組織推動節能降耗工作;省環保廳主要承擔污染減排方面的工作;省國資委要切實加強省屬國有企業節能減排的監督考核工作;省統計局負責加強能源統計和監測工作;其他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密切協調配合。各市、縣(區)政府要立即部署本地“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責任、分工和進度要求。
各地、各部門和省屬企業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結合實際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目標責任,狠抓貫徹落實,堅決防止出現節能減排工作前松后緊的問題,確保實現“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
2017年6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一)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及“創新引領、綠色崛起、實干擔當、興贛富民”工作方針,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為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能源消費總量增量控制在1510萬噸標準煤以內。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68.87萬噸、8.18萬噸、46.5萬噸、43.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4.3%、3.8%、12%和12%。
二、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
(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支持重點行業改造升級,鼓勵企業瞄準國內同行業標桿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增加產能項目。大力實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以石化、鋼鐵、有色、食品、建材建筑、紡織服裝、輕工等為重點,通過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模式創新等手段,推動產業鏈從前端向后端、低端向中高端延伸轉變,實現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全面躍升。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建立以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為約束條件的推進機制,強化行業規范和準入管理,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削減低效產能,嚴控新增產能。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分類有序、積極穩妥處置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退出問題。(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工信委、省環保廳、省能源局,參加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