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治區對重點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問題責任追究力度不夠嚴厲。
牽頭責任單位:自治區紀委、監察廳。
配合責任單位: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人民政府辦公廳,各市、縣(區)黨委、政府。
整改時限:立行立改、長期堅持。
整改目標和措施:
(一)自治區黨委、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美麗寧夏建設,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職責,制定出臺《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
(二)從決策審批管理等環節入手,對騰格里沙漠重大環境污染、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問題進一步追溯責任,嚴格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進行追責,以嚴厲問責倒逼黨員干部觀念轉變,強化責任落實。
(三)各級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理念,嚴格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對違背科學發展、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責任人,必須嚴格追責,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護衛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四)自治區監察廳對移交問題線索要深入調查,逐一厘清責任,依紀依規進行調查處理。發現對抗調查、拖延辦理、包庇袒護的,依紀依規嚴肅追究相關人員和領導責任。待完成問責情況匯總、征求中央第八環保督察組同意后,落實處理意見,并公開處理結果。對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人員不作為、亂作為的,按照案件管理權限依紀依規實施責任追究。
七、自治區相關部門未有效組織實施“十二五”城鎮污水處理廠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建設任務,《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中15個相關項目未按期完成。
牽頭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廳。
配合責任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國土資源
廳。
整改時限:2020年底。
整改目標: 2018年底前完成規劃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2020年底前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
整改措施: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寧政發〔2015〕106號)的要求,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指導協助各市、縣(區)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提高標準工作,確保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自治區環境保護廳、水利廳、國土資源廳在2017年3月底前協助相關市、縣人民政府編制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實施方案,督促指導各相關市、縣人民政府實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在2020年底前完成。
八、對全區燃煤小鍋爐底數不清,督促推進集中供熱工作不力,截止2015年底,全區地級市建成區仍有254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沒有淘汰。
牽頭責任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
配合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質監局,各地級市人民政府。
整改時限:2017年底。
整改目標:各地市完成熱電聯產等集中供熱項目建設并實現全面供熱。摸清全區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底數,2017年全區城市建成區熱電聯產項目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
整改措施:
(一)加快熱電聯產項目建設。2017年,加快銀川市“東熱西送”工程,哈納斯熱電項目、西夏熱電(二期)集中供熱項目、平羅縣城區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吳忠熱電項目、青銅峽市大壩電廠余熱供熱改造項目、中衛熱電等項目全面實現供熱。
(二)加快燃煤小鍋爐淘汰。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牽頭,質監局配合,2016年底前,完成全區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摸底調查工作,建立全區燃煤小鍋爐清單和20蒸噸/小時以下鍋爐淘汰臺賬。自治區環境保護廳根據全區燃煤小鍋爐清單和地級市建成區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淘汰臺賬,制定2017年全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安排,明確燃煤鍋爐淘汰計劃。2017年,各地熱電聯產項目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
(三)落實淘汰任務。各地級市人民政府按照自治區的安排部署,按期完成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并實現供熱,完成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年度淘汰任務。
(四)建立月調度機制。各地市人民政府每月向自治區人民政府報告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和燃煤小鍋爐淘汰進展情況。
九、落后產能淘汰工作進展緩慢,燃煤小火電機組和馬鈴薯淀粉加工落后產能未按期淘汰到位;督察發現,石嘴山市平羅縣平川化工、中衛市金益鎂業和中寧縣旭源絨毛等3家已經淘汰企業,仍列入2014年淘汰計劃。
牽頭責任單位:相關市、縣人民政府。
配合責任單位: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整改時限:2018年底。
整改目標:2018年底前,對不符合國家要求的小火電和馬鈴薯淀粉加工等落后產能全部淘汰。
整改措施:
(一)開展排查制定計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分別牽頭對全區小火電機組和馬鈴薯淀粉加工落后產能進行全面排查,建立清單和臺賬,制定淘汰計劃。
(二)落實淘汰任務。石嘴山市、固原市、中衛市人民政府按照自治區下達的年度淘汰計劃,完成本行政區域內小火電機組和馬鈴薯淀粉加工落后產能的淘汰任務。石嘴山市和中衛市人民政府就平羅縣平川化工、中衛市金益鎂業和中寧縣旭源絨毛等3家已淘汰企業,仍列入2014年淘汰計劃有關情況向自治區人民政府作出書面說明。
(三)嚴禁新增小火電、馬鈴薯淀粉加工等落后產能。嚴格投資項目管理,嚴禁地方擅自批準和企業違規建設小火電、馬鈴薯淀粉加工等項目,各級黨委、政府不得批準或默認企業投資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未取得合法審批手續的小火電、馬鈴薯淀粉加工等項目,國土資源、環境保護、食品藥監、安監、工商、水行政主管、電力行政主管、國有資產監管部門不得為其提供任何審批手續或服務。確有必要新建、改擴建的小火電、馬鈴薯淀粉加工等項目必須實施產能減量置換,按照規定權限,新建、改擴建的小火電、馬鈴薯淀粉加工等項目企業在向發展改革部門提出核準備案時,必須出具經自治區、市人民政府同意的產能置換方案。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