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最全整理】兩會時間 與環保相關的內容 都在這里了!

時間:2017-03-06 13:27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評論(

生態環境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等完成制修訂,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等文件陸續出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健全。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和環境保護綜合督察。全社會生態環境法治觀念和意識不斷加強。

第二節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

污染物排放量大面廣,環境污染重。我國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處于2000萬噸左右的高位,環境承載能力超過或接近上限。78.4%的城市空氣質量未達標,公眾反映強烈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占3.2%,部分地區冬季空氣重污染頻發高發。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需提升,排污布局與水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大量存在,湖庫富營養化問題依然突出,部分流域水體污染依然較重。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16.1%,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19.4%,工礦廢棄地土壤污染問題突出。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差距大,治理和改善任務艱巨。

山水林田湖缺乏統籌保護,生態損害大。中度以上生態脆弱區域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55%,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國土面積的近20%。森林系統低質化、森林結構純林化、生態功能低效化、自然景觀人工化趨勢加劇,每年違法違規侵占林地約200萬畝,全國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全國草原生態總體惡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轉,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積仍占1/3以上,已恢復的草原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全國濕地面積近年來每年減少約510萬畝,900多種脊椎動物、3700多種高等植物生存受到威脅。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導致生態破壞問題突出,生態空間不斷被蠶食侵占,一些地區生態資源破壞嚴重,系統保護難度加大。

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生態環境風險高。我國是化學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有毒有害污染物種類不斷增加,區域性、結構性、布局性環境風險日益凸顯。環境風險企業數量龐大、近水靠城,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導致的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突發環境事件呈現原因復雜、污染物質多樣、影響地域敏感、影響范圍擴大的趨勢。過去十年年均發生森林火災7600多起,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1.75億畝以上。近年來,年均截獲有害生物達100萬批次,動植物傳染及檢疫性有害生物從國境口岸傳入風險高。

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環保督查:

節能減排將與供需側改革進一步結合,淘汰落后產能,關停不達標企業,進一步優化環保產業結構,以尋求技術突破,實現節能減排。

大氣污染防治首當其沖, 調結構、促清潔, 5-10 年出質變: 持續惡劣霧霾天氣觸碰大眾健康底線,以《“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和《“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為代表的政策落地, 電力行業以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為主的技術升級改造將繼續,工業鍋爐及民用散燒煤等非電行業的節能改造、煤質提升是第二大重點,能源結構繼續有序調整。此外, 新增的節能減排重點控制指標 VOCs, 將帶動細分指標監測治理數百億市場規模。以西方各發達國家經驗教訓為借鑒,我國的霧霾治理壓縮在 5-10 年內應當帶有階段性質變。

水污染、固危廢節能減排的重要支撐——技術突破及創新應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生活污水和畜牧養殖業量化指標,指明了工業廢水治理和節約利用創新發展方向,深度工業廢水處理、單元化水處理及 EMC 是看點。固、危廢處理及再生資源方面,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更加是重心,幾乎每一發展領域都包含尚未探索開發完全的技術要點,任何小突破都有可能帶來巨大效益回報。同時,固危廢節能減排的重要基礎——垃圾分類——政策方案也有望在短期內完成,環衛產業迎來市場化關鍵期。此外,“十三五”規劃了土壤修復重點工程,隨“土十條”出臺及法制建設,萬億市場即將打開。

兩會與環保相關事件:

3月3日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主持召開環境保護座談會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今日主持召開座談會,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就環境保護工作建言獻策。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參加座談會并就2016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作了簡要介紹。

與會的各位代表、委員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保工作,一年來環保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當前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代表、委員們圍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環境執法、環境監測、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公眾參與、環境科技等方面踴躍發言。陳吉寧對各位代表、委員的發言表示感謝,并表示將認真采納各位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歡迎代表、委員們一如既往地支持、監督環保工作,環境保護部也將更加努力地推進環境質量改善,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獲得感。

blob.png

習近平總書記談綠色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編輯:李姝樂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