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最全整理】兩會時間 與環保相關的內容 都在這里了!

時間:2017-03-06 13:27

來源:水世界訂閱號

評論(

3月,早春時節,進入兩會時間。

全國幾千名代表,陸續來到大首都北京,開始兩會議程。

首先我們看今年兩會的熱點關鍵詞:

與我們環保人密切相關的關鍵詞:生態環境

從生態環境,延伸出來關鍵詞: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環保督查

生態環境:國家進一步強調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世界經濟發展戰略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總量的持續增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

生態保護本身就是發展。“要堅持保護優先方針,堅持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傳導到經濟轉型升級上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結構、發展方式、民生改善的關鍵問題,可謂正中要害。也就是說,離開了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就將缺乏生存的條件——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開發與保護、資源與環境、經濟與生態的有機統一,并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生態發展才是出路。堅持環保優先,發展綠色經濟、生態經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脫離環保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

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摘選部分內容:

第一章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十二五”以來,堅決向污染宣戰,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多階段、多領域、多類型生態環境問題交織,生態環境與人民群眾需求和期待差距較大,提高環境質量,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是當前核心任務。

第一節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

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李克強總理多次指出,要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促進綠色發展,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出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把發展觀、執政觀、自然觀內在統一起來,融入到執政理念、發展理念中,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高度、實踐深度、推進力度前所未有。

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首批開展監測的74個城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3.6%,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分別下降27.4%、20.9%、27.7%,酸雨區占國土面積比例由歷史高峰值的30%左右降至7.6%,大氣污染防治初見成效。全國1940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比例提高至66%,劣Ⅴ類比例下降至9.7%,大江大河干流水質明顯改善。全國森林覆蓋率提高至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51.4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54%。建成自然保護區2740個,占陸地國土面積14.8%,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以及大多數重要自然遺跡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保護,大熊貓、東北虎、朱鹮、藏羚羊、揚子鱷等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荒漠化和沙化狀況連續三個監測周期實現面積“雙縮減”。

治污減排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到2015年,全國脫硫、脫硝機組容量占煤電總裝機容量比例分別提高到99%、92%,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1.6億千瓦。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2%,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4.1%。7.2萬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1.2億多農村人口直接受益。6.1萬家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建成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十二五”期間,全國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累計下降12.9%、13%、18%、18.6%。

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成效。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防護林體系建設、河湖與濕地保護修復、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一批重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穩步實施。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全部停止商業性采伐。全國受保護的濕地面積增加525.94萬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提高到46.8%。沙化土地治理1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26.6萬平方公里。完成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調查評估,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建立各級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4300多個。16個省(區、市)開展生態省建設,1000多個市(縣、區)開展生態市(縣、區)建設,114個市(縣、區)獲得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命名。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及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印發實施,6個省完成國有林場改革試點任務。

環境風險防控穩步推進。到2015年,50個危險廢物、273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基本建成,歷史遺留的670萬噸鉻渣全部處置完畢,鉛、汞、鎘、鉻、砷五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27.7%,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數量大幅減少。科學應對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等事故環境影響。核設施安全水平持續提高,核技術利用管理日趨規范,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編輯:李姝樂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