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陶瓷產業
(1)發展目標
力爭到2020年,建筑陶瓷生產規模控制在2億平方米,綜合能耗每平方米不超過4千克標煤,排放嚴于省標的30%;培育10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20戶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骨干企業,高端產品比重達到90%以上。日用陶瓷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94億元,利稅67億元,利潤38.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6%、8%、6%。
(2)產業布局
“十三五”時期,建筑陶瓷行業按照《淄博市建陶行業精準轉調工作方案》要求,推進建筑陶瓷行業形成“區域特色化、布局合理化、生產集約化、產業高端化、設施一體化”的現代產業格局,著力建設淄博市建陶產業創新示范園區,實現建筑陶瓷集群集聚發展。以博山區和高新區為核心打造日用陶瓷和文化藝術陶瓷產業基地;以高新區為核心打造先進陶瓷及陶瓷新材料產業基地。
(3)優化方向
——建筑陶瓷。對標國內外最先進的建陶生產技術,采用多層窯爐、節能寬體窯、干法制粉、連續球磨等領先技術,按照高標準要求進行技術改造,建設國際國內一流的陶瓷生產線,支持企業開發超薄型、節能環保型、功能型新產品,大力發展防靜電瓷磚、防輻射瓷磚、太陽能瓷磚以及抗菌、耐磨、耐污、防滑、保溫等功能型或復合型產品,積極推動激光雕刻、粉煤灰制瓷磚、超薄磚等一批科技成果產業化,大幅提高高端產品供給比重,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實施統一制氣、統一制粉、統一廢棄物處理、統一外立面的“四統一”綜合治理,建設煙氣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推進建陶行業精準轉調;加快建筑陶瓷展示中心、交易(國際采購)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五個中心”建設;制定體現淄博特色、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聯盟標準,積極注冊建陶產品集體商標,積極參加國際建陶展會,提高淄博建陶地域品牌的影響力、美譽度和國際影響力;依托山東陶瓷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協作平臺,強化與景德鎮陶瓷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引進一批世界著名研究機構和跨國公司區域性研發中心,積極研發系統節能、高端陶瓷裝備等前沿技術,增強行業科技創新優勢;發揮山東工業設計研究院、淄博陶瓷學院、齊魯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園作用,加強與景德鎮陶瓷大學等國內國際知名院校、設計公司、機構的交流合作,引進一批高端建陶設計企業,加大本地設計人才培育力度,加快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將更多文化、設計元素融入建陶產業,增強建陶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內涵;大力推廣兩化融合,重點發展陶瓷磚揀選、包裝、入庫等“機器換人”,采用互聯網思維,建立起線上和線下的立體式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結合。
——高級日用陶瓷。從品牌、設計、裝備、工藝等環節切入,著力打造“淄博陶瓷˙當代國窯”品牌,使其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級品牌;加大技改力度,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生產效率;依托高校與科研院所,充分利用我省陶瓷行業人才優勢,加強技術創新和工業設計,開發新材質、新技術、新產品,走高端、高質、高效之路;圍繞節能降耗創新二次燒成工藝技術,研究開發低溫燒成新工藝;依托華光陶瓷、硅元新材料等重點企業開展以無鉛、無鎘、抗菌產品為重點,發展高檔骨質瓷、華青瓷、高石英瓷、二次燒成鎂質強化瓷、水晶骨瓷、魯青瓷、抗菌骨瓷等高級日用細瓷,大力開拓高檔賓館飯店用瓷、禮品瓷及旅游產品市場。
(三)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1)發展目標
“十三五”時期,生產性服務業年均增長10%左右,到2020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52%以上,初步建立起結構優化、功能完備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到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上物流企業達到20家,物流業增加值達到560億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000億元;“十三五”時期,創建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20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打造國內知名的“創意之城、設計之都”。
(2)發展重點
——現代物流業。依托區位和產業優勢,按照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要求,堅持合理布局、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原則,以互聯網為牽引,整合優質資源、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多元合作、規范運行管理、促進高端發展,重點實施物流產業轉型升級“3411工程”,著力打造公路、鐵路、水運3大物流平臺,石化、陶瓷、卓創、隆眾4大物流信息中心,傳化金泰公路港物流園區、依廠物流園區、魯中保稅物流園區、齊魯化工物流園區、海爾新星物流園區、遠成物流園區、山東中匯物流園區、樂物網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園、齊魯煤炭物流園區、沂源公鐵聯運物流園、周村旱碼頭商貿物流園區等11大物流園區;加強關鍵物流節點布局,加大現有物流資源整合力度,推進地區間、行業間物流設施和物流資源的整合,逐步形成全市一體化物流服務新格局;加快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以信息化帶動物流現代化,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立足魯中、輻射全國、聯通國際的物流強市。
——金融服務業。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體系,發展和引進創業基金、風險基金;推動互聯網與金融深度融合,培育發展眾籌融資、互聯網支付、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電商小貸、互聯網金融投資等新業態;把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打造成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性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以太保電話保險運營中心為基點,做大我市金融保險業。加快淄博新區金融商務區建設,打造淄博金融聚集區。支持齊商銀行加快發展,打造城市商業銀行品牌,加快發展村鎮銀行,積極探索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研究制定促進金融產業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做大做強金融服務業。
——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資訊服務、軟件開發和信息服務外包等信息服務業,培育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新興信息服務業,發展面向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服務,以卓創資訊、高青黃三角物聯網產業園等為骨干,建立“工業大數據平臺”,鼓勵企業發展在線定制、線上線下等創新模式;推動大中型工業企業深化電子商務應用,實施“傳統企業觸網”工程,支持中小微企業加大電子商務應用,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傳統商貿業發展電子商務,開設網上商城;建立淄博市電子商務發展聯盟,實施電子商務典型示范工程,支持隆眾危化品平臺、拼鋼網、新星電子商城、樂物網等電子商務平臺與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合作,打造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建設集信息、交易、支付、物流等服務于一體的行業示范平臺,發展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物流,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建立跨境電商平臺。
編輯:李姝樂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