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我們堅持民生優先,努力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扎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各級財政實際投入2367億元,其中省級財政投入941億元,解決了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殘疾人和孤兒生活保障等底線民生保障水平進入全國前列。棚戶區住房改造新開工8.1萬多套(戶),貨幣化安置率達19.8%,農村危房改造約12.08萬戶。城鎮新增就業147.1萬人,促進創業12.3萬人。推動企業全員足額參保,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政策。調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職工和居民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啟動醫保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大病保險向困難群體傾斜,覆蓋范圍延伸至職工參保人群,全面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啟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戰,完成176.5萬名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統籌實施產業發展、勞動力就業等幫扶工程,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112.08億元,50萬相對貧困人口順利脫貧。
我們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創新和加強社會治理。教育強市、強縣、強鎮創建基本完成,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縣建設步伐加快,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實現全覆蓋,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獲批設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粵升學考試工作穩妥推進。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取得新成果,舞劇《沙灣往事》榮獲國家文華大獎。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扎實有效。組建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媒體融合發展取得新突破。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創意產業等健康發展。啟動衛生強省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推行分級診療制度,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醫師多點執業及區域注冊制度,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中醫藥事業改革與發展步伐加快。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出生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群眾體育蓬勃開展,足球改革有序推進,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綜合效益顯著,我省運動員在里約奧運會、殘奧會上獲金牌總數分別居全國第二和第五。婦女兒童、孤兒保障、養老助殘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毒品、“兩搶一盜”、制假售假、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抓好治安重點地區集中整治。加強社會矛盾排查化解,“七五”普法工作全面啟動。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不斷提高,氣象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防災減災工作有力有效。司法行政、海防打私、人防等工作得到加強。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宗教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國防建設和民兵預備役工作繼續加強,雙擁共建、優撫安置深入推進,軍政軍民更加團結。
過去一年,我們堅定不移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向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省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監督。實行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一把手”責任制,共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733件、省政協提案593件,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0項,制定、修訂政府規章12項,廢止政府規章6項。制定出臺我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不斷加強。政風建設扎實有效,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毫不松懈整治庸政懶政怠政。省直黨政機關及參公單位“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零增長。全面落實省政府黨組主體責任,制定實施省政府黨組全面從嚴治黨相關制度。監察工作得到加強,審計全覆蓋穩步推進,督查力度加大,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國內“三期疊加”的大環境下,我省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結果,也離不開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職工,向駐粵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我省改革發展的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仍較突出,防止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任務艱巨;區域行業分化走勢明顯,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農村建設發展仍然滯后;市場預期不穩定,實體經濟面臨困難較多,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重點領域改革攻堅難度加大,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有待加強;財政收入增長放緩與剛性支出需求矛盾加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是民生社會事業仍存在一些短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待加強;經濟金融風險隱患增加,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污染治理、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政風建設、廉政建設任務繁重,政府職能轉變有待深化,等等。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快解決。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們將迎來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綜觀國內外形勢,世界經濟仍處于緩慢復蘇進程,全球貿易增長低迷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傾向抬頭,國內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我省發展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我國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回穩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變,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增長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勢頭,加快轉型升級迎來新的契機。同時,當前我省已進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必須按照省委“三年攻堅、兩年鞏固”的總體安排,把2017年作為攻堅之年,對照國家統計監測指標體系,集中攻堅、補齊短板,力爭完成主要任務、實現基本定局,為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贏得更大主動權。為此,我們既要堅持目標導向,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又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因勢利導、把握機遇,強化責任、主動作為,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作風做好全年各項工作。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