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電池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項突破性技術,它利用電子轉移來捕獲微生物代謝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即可以從廢水有機物中直接提取電能 (Logan et al., 2006)。其過程包括三階段:首先,微生物在電極上生長為生物膜 ; 然后,電子供體通過質子交換膜與電子受體分離,建立電流;最后,通過有機物質 (BOD5)的氧化產生電能。
雖然這種技術仍處于發展的早期 階段,并且在提高產能效率和經濟性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優化,但它依然具有巨大的潛力。
自然處理系統(NTSs)
我們對自然界中微生物的認知正在不斷提升,這就有助于我們利用自然系統(NTSs)處理廢水 (Kadlec and Knight, 1996)。NTSs中有多種多樣的物理、化學、生物反應,這些反應可以非常快的“扼殺”污水中的大量污染 物。
例如,NTSs已被用于收集、貯存、 處理雨水,而它還可以去除污水中大量污染物,包括營養鹽、細菌、持久性痕量污染物(藥物和內分泌干擾物)。 經過長期實驗表明,NTSs對于可飲用類水體的處理作用較好,因此在未來也將逐漸應用于水回用領域。
分離尿液的衛生間
如表2和圖3所示,對衛生間的尿液進行分離是一個發展趨勢。通過尿液分離,對尿液進行單獨處理,既能使用最低的能耗,又能回收其中的營養元素,將其制為肥料 (Larsen et al., 2001; Maurer et al., 2006)。從分離的尿液中可以沉淀出鳥糞石,再用其作為原料生產農業肥料,雖然這還只是一個趨勢,但科研人員們正在通往實踐應用的道路上不斷努力。
自控系統
圖3所示系統的運行需要配備一個復雜的監控系統,以確保回收水的 “進”和“出”保持一定的平衡,同時還需要結合考慮雨水水量。產水系統必須有合理的自控系統,以保持整個系統 的完整性。另外,能耗會隨著時間和季節發生變化,所以能耗也需要進行動態管理。目前,科研人員正在研究新一代的傳感器和系統控制技術 (Shannon et al., 2008)。
總結與思考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調研報 道, 在過去的150年間,現代的供水系 統和衛生系統對人類健康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 (BMJ, 2007)。國家工程學會也認為現代供水系統和衛生系統是20世紀最偉大的工程成就之一 (Constable and Sommerville, 2003)。即使這樣,我們應始終牢記,環境在不斷變遷,供水和衛生系統需要不斷更迭新技術和新工藝。 所以,我們將始終面對各種新型的、 有趣的、重要的挑戰。
幸運的是,我們現有的技術已經能應對部分挑戰,我們還需要對這些技術進行不斷提煉和整合,使它們成為一個更高效、可持續的體系, 這也是所有工程師最擅長的事情。而挑戰往往不是單一的,總會牽扯到相關行業和學科,那時,我們還將需要從其他行業與學科中尋求新的幫助 (Daigger, 2007a,b; 2008a,b; Daigger and Crawford, 2005)。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