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發布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十三五”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共投資約5644億元。其中,各類設施建設投資5600 億元,監管能力建設投資44 億元。
近日,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發布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統籌推進“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工作。
文件中的投資估算顯示,“十三五”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共投資約5644億元。其中,各類設施建設投資5600 億元,監管能力建設投資44 億元。設施建設投資中,新建配套污水管網投資2134 億元,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投資494 億元,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投資501 億元,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投資1506 億元,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投資432 億元,新增或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投資294 億元,新增再生水生產設施投資158 億元,初期雨水污染治理設施投資81 億元。“十三五”期間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控源截污涉及的設施建設投資約1700 億元,已分項計入規劃重點建設任務投資中。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的四大目標:
——到2020 年底,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縣城不低于85%,其中東部地區力爭達到90%;建制鎮達到70%,其中中西部地區力爭達到5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到2020 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到2020 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其他城市達到75%;縣城力爭達到60%;重點鎮提高5 個百分點,初步實現建制鎮污泥統籌集中處理處置。
——到2020 年底,城市和縣城再生水利用率進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區不低于30%,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0%,其他城市和縣城力爭達到15%。
針對上述目標,文件提出了幾項建設任務:
“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增污水管網12.59 萬公里,老舊污水管網改造2.77 萬公里,合流制管網改造2.88 萬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設施規模5022 萬立方米/日,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規模4220 萬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80%濕污泥計)無害化處置規模6.01 萬噸/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設施規模1505 萬立方米/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設施規模831 萬立方米/日,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初步形成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管體系。
附:政策原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發改環資[2016]284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總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市政管委、建設局)、北京、天津、上海市水務局、海南省水務廳:
為統籌推進“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工作,我們編制完成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現印發你們,請按照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6年12月31日
附件:
“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
前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央城鎮化工作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指導各地科學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編制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全國(港澳臺地區除外)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及建制鎮。
規劃期限:2016-2020 年。
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是城鎮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居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以來,各地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大力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全國污水處理水平明顯提高。截至2015 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2.17 億立方米/日,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85%,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但同時也應看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然存在著區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建制鎮設施明顯不足、老舊管網滲漏嚴重、設施提標改造需求迫切、部分污泥處置存在二次污染隱患、再生水利用率不高、重建設輕管理等突出問題,城鎮污水處理的成效與群眾對水環境改善的期待還存在差距。“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時期。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