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巴安水務投資建設的上海市青浦污泥干化廠200t/d項目順利投產。該污泥干化廠于2014年10月建成,是巴安水務在上海青浦區水務局的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建設的BOT項目。
“青浦污泥干化項目的成功投產標志著巴安水務的技術在國產化率達到95%的條件下,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巴安水務董事長張春霖結合巴安水務在創新驅動下的產業發展,詳細介紹了公司在污泥干化技術方面獲得突破的三方面創新點:
第一是技術創新。巴安水務研發的薄層干化設備首次在青浦污泥干化廠投運成功,“這是巴安水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張春霖激動地表示。據了解,此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泥、煉油污泥、制藥、化工、食品加工等行業的污泥干化處理中,可以將高含水率的污泥直接干化到30%以下。
第二是工作模式創新。該污泥干化廠的蒸汽,來自青浦工業園區熱電廠,濕污泥來自青浦污水廠脫水后的80%污泥。經過干化后的污泥,又被送至青浦工業園區熱電廠作為劣質煤進行燃燒發電。通過發電廠焚燒后的污泥最后變成粉煤灰,可以在市場上出售,成為一種建筑材料,充分達到了循環經濟的目的。張春霖認為,“這就是通過巴安水務的橋梁,把市政和電力兩大行業結合在一起。”
第三是商業模式創新。項目采用了BOT模式,由巴安水務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特許經營期30年,處理規模200t/d(處理費360元/噸)。
在張春霖的介紹中,多次強調了創新。巴安水務在該項目中的成功實踐,企業的創新基因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張春霖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談到夢想時曾提到三大關鍵詞:綠色環保、戶外運動、創新。他解釋說,綠色只有在陽光的照耀下,生命才會煥發出生機勃勃;戶外運動代表著陽光、健康的生命,這樣的生活才是我們大家的追求,在追求生活品質和陽光綠色生命的同時,創新才會熠熠發光。
張春霖表示,“巴安水務在規模上不是行業內最大的,但是我們在創新上一直是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比如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流程創新等方面都具有先進性。每一次創新都給公司帶來一次飛躍,而且這些創新給行業帶來了一種示范性,具有深遠影響。”
一直以來,市政污泥處理都是困擾著各大城市的一個難題。如何破題,尋求經濟優良、環保友好的技術突破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巴安水務在青浦污泥干化廠推行的市政污泥干化協同發電技術和商業模式,不僅是上海先行先試的典范,也為市政污泥處理領域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案例,具有極高的市場潛在價值。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